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特色养殖年收入6万元,小竹馏成就了创业梦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4-25 14:30:08  来源:  

  龙里彭开华特色养殖年收入6万元

  小竹馏成就大学生创业梦

  4月17日,龙里县巴江乡的彭开华抱着截好的竹子急匆匆走进竹馏圈舍,“听它们的叫声,就知道饿了。”彭开华说。

  竹馏就是当地群众俗称的竹鼠。

  刚刚30岁的彭开华是龙里县巴江乡烂田湾村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刚到而立之年的彭开华现在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那就是养殖竹馏。说起彭开华的经历,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饱经磨练。

  1999年,彭开华进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读书,就读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怀着美好的愿望,在四年的学生生活中,他一直刻苦勤奋,争取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003年7月,彭开华毕业了,他出门打过工,开过药店,从事过运输。

  “打工虽然找到了一些钱,但能不能自己创业呢?”彭开华袒露当时的想法时依然就像是在沉思。

  谈起创业的由头,彭开华的妻子陈亚莉打开了话匣子。

  陈亚莉说,2009年初,一次无意之中有个村民在竹林里挖到了一只两斤左右的竹馏,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馏,”看到这稀奇的玩意,有人出资240元买走,这让大家羡慕不已。

  “既然竹馏有这么好的市场,那能不能人工饲养呢?”同样是学医出身的陈亚莉与爱人彭开华商量后,两口子一拍即合。

  要说创业,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说了就要干。下定了决心之后,彭开华先在网上查阅了竹馏的相关饲养方法、市场前景等等相关资料。此外,彭开华还到云南、广西以及省内铜仁等养殖竹馏有成功经验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2009年初,彭开华陈亚莉两口子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彭开华投入了30多万元的资金,先后从云南省和铜仁市购买了几对竹馏进行饲养,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好,竹馏存活率比较高,经过一年的养殖之后,通过这些竹馏的繁殖,短短两年的时间,现在竹馏存栏已经在100只左右。

  竹馏饲养5个月左右就可以出售,每斤售价80元,每只就有300元左右的收入。彭开华养殖的竹馏大部分销往龙里、贵阳等地,且供不应求。从2010年至今,彭开华每年都能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

  为了将规模做大,彭开华夫妇将所得的收入又全部投入到养殖中。“现在竹馏我们都不想卖了,多留点竹馏养殖,为下一步发展做准备。”

  彭开华成功的创业之路,让附近的群众也认可这对年轻人的实干精神,现在周边已经有6户农户开始学着饲养竹馏。

  彭开华说,“现在想发展规模养殖,竹馏养殖技术和市场销路等已经不成问题,最缺的就是扩大规模的资金。”

  为解决资金问题,彭开华注册了龙里县远华竹馏养殖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微型企业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下来了,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把竹馏养殖做得大一点。”彭开华说。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思南县有声读物阅览室免费向盲人朋友开放
下一篇:赫章15万农村中小学生吃上“营养午餐”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