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 配方奶粉是很多小婴儿的口粮,直接关系到宝宝的身体健康。不信任国产奶粉,因而四处寻觅“更安全”的奶粉,拳拳父母心自然无可非议。但奶粉质量安全的担忧与恐慌情绪无限制地蔓延下去,促使了不少家长在奶粉消费上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很多妈妈对洋奶粉近乎狂热的“痴迷”,不仅要洋品牌,还要原装进口,甚至追捧“从未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洋奶粉,认为只有这样的奶粉才不可能被造假。
其实,痴迷于“洋食品”的绝对仅仅是婴儿家长,如今进口食品的“粉丝”大有人在。近日,上海的马莎超市就上演了一出闹剧:一位市民买了三大盒红茶,发现即将过期要求退货,没想到该超市客户经理振振有词:进口食品就是过期了也能吃。
正是因为很多人过于迷信“进口货”,给不法商家设置“洋陷阱”创造了机会。其实,奶粉消费最忌盲目跟风,与其选择网上来路不明的“水货奶粉”,不如到正规超市购买,至少来源可追溯,售后维权有保障。
当然,也不能苛责这种“崇洋媚外”的消费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内食品企业需要深刻反思。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