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北京清史专家再考马家寨纪实(之一)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1-21 10:10:3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迷雾重重三百年  拨云见日现真相

——清史专家确证马家寨是吴三桂后人和陈圆圆归隐地

 

廖永伦

 

    吴三桂去世后,吴氏家人归隐何处?绝代佳人陈圆圆下落如何?这个历史之谜在清史专家第一次学术考察马家寨之后已经逐渐揭开。那么,为何清史专家再次考察名不见经传的马家寨呢?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朋友,这也正是笔者敬佩此行专家的地方:一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学术良心;二是尊重事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科学精神。

 

    2010年7月10日至14日,受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的邀请,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为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滕绍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导王政尧等几位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等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考察。通过考察,专家们得出基本结论:一是马家寨的吴氏族人就是吴三桂的遗脉毋容质疑;二是绝代佳人陈圆圆香魂归隐马家寨可以肯定,基本确定吴氏家史秘传人指认的“陈老太婆”墓(“聂”氏墓)就是陈圆圆墓。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疑问没有搞清楚,比如吴三桂墓葬何处?吴氏遗脉和陈圆圆为何到马家寨隐藏?吴氏家史秘传人所讲述的某些线索和关键点是不是历史事实?这些都有待于专家回京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回到北京后,李治亭研究员和滕绍箴研究员立即着手查阅史料,尤其是滕绍箴先生,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梳理材料,查阅文献,对比史料,潜心于研究工作。经过严格科学的考证,确证在马家寨考察时取得的材料观点,大部分与历史事实相符,也就是说,吴氏家史秘传人所讲述的吴三桂陈圆圆的史迹大多得到了证实。五个月来,滕绍箴先生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深信需要写一部十万字以上的并配有图片和年表的专门著述,才能将那段历史讲清楚而且能够讲清楚,他目前已经撰写了六万多字,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在专家考察马家寨并得出基本结论后,岑巩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马家寨文物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并积极筹备马家寨“陈圆圆史迹陈列馆”的布展工作。文史学者、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继续对马家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对马家寨的探秘活动中,一些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又发现了一奇怪而神秘的墓冢,被他们初步推断为“张君后”(后被专家确认有误)墓,也算是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北京清史专家再考马家寨纪实(之一)

专家和吴永鹏深度沟通

    2010年12月9日至12日,在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的盛情邀请下,清史专家李治亭和滕绍箴两位先生不辞辛劳,再次奔赴岑巩县马家寨进行学术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一是由于第一次考察,时间和行程安排较紧,未能和马家寨吴氏家史秘传人深谈,也没有和寨里长者恳谈,有多个疑问没有问清楚,因此需进一步了解情况;二是在对于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在马家寨发现的“…吴公张君后墓”,专家认为应该采取认真和慎重的态度,必须搞清楚,以免造成学术上的错误或失误,需要实地考察;三是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更全面和完整的结论,为筹备“吴三桂、陈圆圆史迹高层研讨会”做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向州县领导提出建议,引起重视。

 

    2010年12月10上午,两位专家来到马家寨,与吴氏家史秘传人吴永鹏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沟通,厘清了许多疑问,诸如吴应麒的身世之谜、“启”字辈的由来和含义、陈圆圆归隐马家寨的行动线路、马宝的有关情况等,为专家解答了许多迷惑,使得关于吴三桂陈圆圆历

 

    史迹中的许多“断点”接续起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更让专家欣喜的是:自从第一次考察活动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全国多个地方有吴氏人与马家寨吴氏家史秘传人吴永鹏取得了联系,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吴三桂后人的消息,尤其是获得了吴世璠后人可能在黔南州瓮安县的消息,为横向研究吴三桂去世后的历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北京清史专家再考马家寨纪实(之一)

马家寨吴氏先辈神秘墓冢

    下午,专家一行相继仔细考察了陈圆圆、吴启华、马宝、吴仕龙、吴仕杰、吴大经、吴大纯、吴名寿(第九世秘传人)等吴氏先辈墓地。专家等一行人重点考察了被文史业余爱好者和探秘者发现的所谓“张君后”墓地。

 

    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下的绣球凸上,距陈圆圆墓后约20米远处,发现一神秘墓冢,前面有一块清朝雍正元年间所立的风蚀斑驳的墓碑。据马家寨吴氏家史秘传人吴永鹏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风雨的浸蚀,碑文看上去非常模糊,难于辨认,不清楚是吴家的哪位先人,家史也没有秘传下来。但不管此墓的主人是谁,吴氏族人在清明时节扫墓时都会去墓前焚香磕头,当做先人祭拜。该墓位于绣球凸山腰居中处,坐北朝南,墓碑碑身长约80厘米,宽约44厘米;碑帽和两边石柱已经残缺。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所推断的“张君后”墓碑的中央碑文是:“受皇恩御養一次八十五歲吳公張君后墓”,右边:“雍正元年歲次癸卯季春二十七藏立”,左边无落款,为空白。但经过专家仔细辨认,认为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的辨认和推断有误,右边的字迹基本清楚无误,正中的碑文“受皇恩◇養一次八十五歲吳公◇◇◇墓”只有13字能够分辨清楚,其它4字较为模糊,“◇”的几字皆被误读,实际上应为“受皇恩頤養一次八十五歲吳公號◇◇墓”,但“號”字后面的两个字,由于风蚀较严重,辨别起来十分困难,在场的清史专家、文史学者、书法家等做出了几种尝试性解读和推断,为严谨起见,最终未能作出定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很明显,所谓“张君后”三字应是“號◇◇”,“张君后墓”是误读误判,应予纠正,但业余文史爱好者和探秘者毕竟发现了一个有重大价值的墓葬,他们的贡献、勇气和精神是值得称赞和鼓励的。

 

    10日傍晚回到县城宾馆后,专家们对新发现的神秘墓地的碑文拓片进行仔细研究辨认,均未做出结论性判断。但是,专家们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此墓碑“號◇◇”与马宝墓(衣冠冢)碑文“號公玉”用“號”字,其他碑文均用“讳”字,应为同辈人,且此墓立碑时间较早和有“受皇恩”三字,应是辈分地位最高的,加之此墓碑不合符常理,有多处疑点,隐含信息尚待研究解读,肯定隐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北京清史专家再考马家寨纪实(之一)

岑巩县领导与专家座谈

    2010年12月11日上午,岑巩县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与专家们举行了座谈会。会上,专家们介绍了此次考察的相关情况和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研究成果。滕绍箴研究员认为,第一次考察得出了基本结论,经过近五个月的研究和此考察之后,做出结论的信心更加充足,可以断定:马家寨的吴氏族人是吴三桂的遗脉毋容质疑,吴氏家史秘传人指认的“陈老太婆”墓(“聂”氏墓)就是陈圆圆墓,并且,关于吴三桂墓葬何处也有了初步的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2010年12月12日,在送别两位专家时,滕绍箴先生告诉在场领导,他和李治亭先生昨晚几乎彻夜未眠,进过反复研究,他们已经将“號◇◇”后两字初步辨识和考证出来,回京后将继续研究考证,确证后再择机宣布结论。

 

     自从专家初步确定马家寨吴氏族人就是吴三桂的后人,吴氏家史秘传人指认的“陈老太婆”墓(“聂”氏墓)就是陈圆圆墓之后,引起了很多争议,尤其是云南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质疑,这是很可贵的。我们感谢他们提出异议,因为这有助于厘清史实,我们也真诚邀请和欢迎他们与我们一起探寻历史真相。毕竟,作无谓的争议是没有必要和毫无意义的,只要你是无私的、抱着尊重历史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各地、各界专家学者或文史爱好者尽可以去马家寨考察,去寻找隐藏其后的历史真相。

 

    或许是由于笔者先后五次考察马家寨和龙鳌河的原因,吴氏家史秘传人吴永鹏对笔者有了较高的信任感,他私下给笔者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内幕,由于此内幕涉及家族内部问题,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向外公布。由此可见,马家寨还隐藏着许多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更多详情请点击《探秘陈圆圆之墓》专题:http://www.qdn.cn/news/Special/chenyy/Index.shtml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黎平“黔•蝉之歌”艺术团全州巡演(组图)
下一篇:北京清史专家再考马家寨纪实(之二)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