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百姓期盼破解“理财焦虑”
经济稳健增长,物价得到控制,负利率局面得到改善,资本市场信心恢复。展望2012年,只有这些方面得到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理财焦虑”才能得到缓解,跑赢CPI才成为可能。
“物价少涨点儿、工资多涨点儿,手里的这些钱能不亏本就挺好了。”资深股民、上海市民王乐飞说,“希望股市能好点儿吧,至少买基金不能都亏啊!”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计,明年CPI涨幅为4.6%。“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强:随着今年秋粮丰收,粮价和蔬菜价格涨幅都将趋于放慢,从而拉低CPI涨幅;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有所抑制。”
但一些引致物价持续上涨的因素依旧存在,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蓝皮书建议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使价格上升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把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对于老百姓关心的股市而言,虽然各家机构预测明年的走势并不乐观、也不明朗,但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以来,有关完善分红制度、退市制度,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等一系列的言论、措施,在向股市中存在的顽疾宣战,带动市场向一个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除了股票市场,各种理财产品的发展和管理也有了一些新动向。
银监会自7月初就开始加强银行理财市场的整顿,建议“慎发”7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9月30日又发文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揽储。近期,刚上任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重申,要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来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日均存贷比指标的深入实施,仅为冲时点而存在的理财产品将会失去市场,尤其是一些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将会渐渐淡出,理财产品市场将会经历一个挤泡沫的过程。
花旗(中国)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表示,这一年来,鉴于A股基金皆跌跌不休,百姓投资渠道少且对风险忍受度低,中长期看来,1个月到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还是会广受青睐。(记者沈而默、陆文军、桑彤、姚玉洁)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