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特约记者 张希才 摄影报道)眼下,正是农业田间管理大忙季节,旅游业随着气候的回暖逐渐升温,在雷山县广大老百姓赶着好天气下到田间地头抓好田间管理灭虫追肥而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雷山县芦笙、银饰、刺绣等旅游商品的制作师傅们也忙得不亦乐乎。
莫厌学是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排卡自然寨的村民,是芦笙技艺制作的传承人,2008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荣誉称号。虽然金融危机对雷山县的旅游业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雷山旅游高峰期和苗年节、鼓藏节日益临近,芦笙这一民族旅游商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素来就有良好口碑的莫厌学也收到了不少的芦笙制作订单。眼下,正是农业田间管理大忙时节,别人都上山下田薅追,而他和家里儿子媳妇却整天在家敲敲打打,忙于自己手中的“绝”活。莫厌学告诉记者,全家9口人,有5个劳力从事芦笙制作行业,年均制出芦笙5000多把,收入5万余元。目前,他就是想早些把别人定作的芦笙制作出来,投入市场,争取有个好收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