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视频|贵州团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亮相首场"代表通道"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5-22 14:26:09  来源:央视新闻 天眼新闻  

 

 
  5 月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走上 " 代表通道 ",回答记者提问。

  全文如下:

  我的家乡是神奇古朴,苗族文化比较深厚的贵州松桃,它是全国 5 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近几年我的家乡攻克艰难,脱贫攻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我们的创业、还有我们的苗绣的发展,人民群众得到了幸福感。还有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松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迈上了小康之路。

  我从 2000 年开始,用 8 年的时间突破了 3 万多里路,记录了苗绣的历史,收集苗绣资料。我作为松桃苗绣的第 7 代传承人,怎么把苗绣技艺发展好,传承好、运用好,我一直在思考。

  2008 年 12 月我组建了松桃苗绣团队,由 3 名绣娘发展到今天的 4000 多人,他们当中有下岗女工、留守妇女、返乡农民工。以我身上穿的苗绣 " 鸽子花 " 为载体,把我们的指尖记忆转化为指尖经济,我们的一朵朵 " 鸽子花 " 销往了 67 个国家和地区,有了自己的民族自主品牌," 鸽子花 " 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我坚信 " 用是最好的发展,用是最好的传承 "。我的姐妹们通过我的培训掌握了一名技能,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苗绣不单单是妇女的特点、特长,我们身边还有一个特殊的 " 绣爷 "。他叫杨光荣,几年前因一次意外他高位截瘫。2017 年他经过我们的培训,走进了我们的队伍,成了一名苗绣技师。我的身后像杨光荣这样运用苗绣脱贫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把指尖技艺转化为脱贫力量,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城里,和贵州 188 万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样,迎来了新的生活。我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 100 个易地扶贫工坊,带动了我们的妇女从中得到了一门技艺,他们一针一线,去年绣出了 6000 多万元,带动了 4000 多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实现了搬得出、有就业,逐渐能致富。现在像松桃苗绣这样的技艺,在贵州已带动了 50 多万妇女就业。

  在这里,我站在人民大会堂,为绣娘、绣爷代言,我的姐妹们看到我一定很高兴。我也诚挚的邀请大家去多彩贵州看一看,看看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分享我们脱贫致富后的喜悦。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周玉梅【收藏】
上一篇:网友爆料岳云鹏在贵阳当城管!紧急赶到现场,结果…
下一篇:三位农民工在贵州这家面馆就餐被拒!店家:不是歧视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