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从事艾滋病工作18年,是我的老师面对患者的淡定,让我学会了接受。”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贵阳市疾控中心袁飞说。
5月22日下午,“因艾黔行———防艾公益报告进校园”首场省级示范报告会在贵阳中医学院举行,贵州省团省委、省卫计委、教育厅相关领导及包括贵阳中医学院在内的省内多所高校1500名学子和防艾志愿者参加此次报告活动。
据了解,2015年,贵州省卫计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启动了“因艾黔行———防艾公益报告进校园”系列活动,各高校通过举办报告会、访谈会、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在防艾宣传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省营造了预防艾滋、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袁飞用一个个和艾滋病患者接触的小故事告诉同学们,“艾滋病可防可治,并不可怕”。并从自己的专业视角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防艾志愿者工作的刘斯思,与大家现场分享了自己担任防艾志愿者的心路历程:从刚开始的排斥与抵触到逐步了解与认识,再到现在的接纳与关怀,“恐惧源于无知”,只要正确认识了艾滋病,其实它并不可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