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酒小作坊套上“紧箍咒”
贵州省食药监局规定:只能生产固态法白酒,不得外购原酒或用酒精加工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贵州省食药监局发布了《贵州省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非法勾兑、滥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识等违法行为,规范白酒生产秩序。其中对于白酒小作坊,更是明确“只能生产固态法白酒,不得外购原酒或食用酒精生产加工白酒,严禁使用工业酒精、甲醇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
通知规定,白酒小作坊销售预包装白酒的,应当加印或加贴标签标识。其中,标签标识信息应包括白酒小作坊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原辅材料、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警示语等,包装物不得有毒有害,污染白酒。
临近春节销售旺季,相关部门对白酒业的监管愈发严厉,白酒小作坊、散装酒成重点监管对象。“小作坊自我约束力较差,为牟利常以低成本购入不合格酒精,这种酒甚至可能威胁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一位张姓业内人士表示。不仅如此,有的小作坊还以次充好,假冒“品牌酒”,对市场秩序造成了破坏。
针对类似情况,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白酒小作坊应当定期对其生产的白酒,委托有资质的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建立进货查验、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产品销售数量流量等相关记录,记录信息至少保存两年。此外,白酒小作坊负责人应当每年接受不少于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王迪)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