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打了翻身仗,仅葡萄一项收入就有十多万元,这还得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扬武镇大朗村果农张帮富手里拿着一串葡萄高兴地说。
丹寨县委、县政府把农民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工作当着全县头等大事来抓,责成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各村气候特点、土壤特性、阳光时照等不同,大力发展各村特色产业,力争实现“一村一品”目标,全县广大村民积极响应,他们自发向山要地,在荒坡上大面积种植水晶葡萄,以及在葡萄架下套种其他作物,这既保持了水土、又节约了土地,同时群众还得收益。
目前,正值葡萄成熟收获季节,全县各大葡萄基地,葡萄果实硕果累累,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葡萄果实和包装上市,他们一边忙活一边谈论今年的丰收情景。这一依托山地而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该县龙泉镇马鞍村80多亩的葡萄长廊一山连着一山,顺山势起伏蔓延,晶莹剔透的果实爬满了枝头,仅果农何海宁家就有30多亩紫葡萄基地,头一年挂果亩产就达2500多斤,按市场价每斤2元钱计算,他家今年葡萄年收入就有15万元左右。
随着各地葡萄基地先后进入成熟期,扬武镇大朗村200多亩水晶葡萄基地也迎来了三年盛产期,为保证果农利益不受损害,确保葡萄能采完卖出好价格,当地党委、政府纷纷组成自愿采摘队奔赴各葡萄基地帮助果农采摘葡萄和包装上市,以及积极联系产品销路等,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果农的一致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种植葡萄基地1200亩,种植农户200多户,年产葡萄约3000000斤,产值约600多万元。(胡展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