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贵州占两席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7-14 09:16:41  来源:贵州都市报  

  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七地占两席的贵州,做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具有十分典型的指导意义。昨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之“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修复”——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分论坛在贵阳举行。

  当天,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英国、韩国、中科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清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的众多顶尖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修复作了精彩的演讲。经过激烈的碰撞和充分研讨后,最终形成论坛共识。

  “申遗成功后,最重要的还是当地政府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主旨演讲中,谈及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来自韩国江原大学的教授、国际洞穴协会主席禹卿植给出他的建议:从小孩到老人,都要让大家很清楚的知道,世界遗产对大家的意义是什么?会带来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因为,保护对大家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遗产保护好了生活也会随之得到很好的改善。

  无独有偶。“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漫长过程的系统工程。但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观念的普及。”随后发言的中科院院士袁道先举了一个例子:拿贵州而言,现在已经有了荔波和施秉这两个世界遗产地。但据了解,很多当地的居民并不知道,在他们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的“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是对世界自然遗产的破坏。

  “比方说,种植的时候,刨土很常见。但殊不知,一旦在喀斯特地貌的土质条件下,土松了,遇到雨季,就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就有荒漠化的可能。因此,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的当地政府,肩负着传播、宣传、普及保护观念的重任。”

  当天下午,论坛在经过了主旨演讲和现场交流的环节后“移师”黔南州龙里县,参会嘉宾在实地考察了龙里的相关地质地貌后,发表了论坛共识。

  延伸阅读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其中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第一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申报,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尖塔状、锥状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桥、天坑之类的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记者 沈丽琼)

责任编辑:田茂琪【收藏】
上一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会取得四大成果
下一篇: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公布7月13日录取情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