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内生发展动力,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构建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好贵州省近海、近边、近江的大文章,下大力解决开放通道、物流体系、要素保障等问题,深化新一轮区域合作
4月11日,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进中有为,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强经济合作,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为实现后发赶超、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省委书记赵克志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主持。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谌贻琴、宋璇涛、刘晓凯、孙永春、秦如培、廖国勋、陈刚,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
赵克志说,3月20日至24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广西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始终贯穿守住“两条底线”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的主题、推进务实合作的任务、宣传展示贵州新形象的目的。通过考察,大家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学到了经验、制定了措施,加强了合作、增强了紧迫感,达到了开阔眼界、学习经验,交流情况、深化合作的预期效果。
赵克志指出,贵州省与广东、广西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两省区在发展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要认真学习借鉴两省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运用到贵州省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去,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抓好落实。一是注重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理念。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找到了一条贯彻中央精神、符合贵州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的发展路子。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沿着正确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破除“唯条件论”,大胆试点、先行先试,不争论、不折腾,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二是注重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建立健全推动贵州省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制度体系,在事关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三是注重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引进和实施高端项目,加快培育实体经济,用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坚持新型城镇化方向,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贵州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四是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像承接产业转移那样承接人才转移,把大规模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五是注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弘扬区域利他文化,抢抓国家谋划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机遇,牢固树立主动开放、全方位开放、包容性开放的新理念,深化新一轮区域合作,努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六是注重转变政府职能。重点做好“减法”、“加法”、“乘法”三道题,在市场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做“减法”,在发挥好政府职能上做“加法”,在增强市场和社会活力上做“乘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赵克志强调,要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健康持续发展。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抓好落实。深刻认识贵州省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最大省情实际没有变,肩负的既要“赶”又要“转”的历史使命没有变,面临的宏观政策取向利好、市场预期利好、自身基础条件利好的发展机遇没有变,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把精力集中到抓经济发展上来,开足马力、蹄疾步稳,扎实做好上半年经济工作,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二要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努力保持提速转型又好又快发展。克服当前困难、改变不利局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必须抓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增强全省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要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专题研究核心改革课题,盯紧看牢今年改革任务,确保各项改革改一项成一项。大力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公司注册资本限制,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支持全民创业、多办企业、多办实体。大力加强招商引资,新上一批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三要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决贯彻“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的方针,坚持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点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四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坚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环境执法,严格落实加强环境监管“六个一律”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路子。五要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加快突破交通水利人才瓶颈制约。抢抓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最大限度争取中央支持,在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的同时,下大力打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围绕建设人才创业首选地的目标,把创新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作为今年改革的重要事项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六要举全省之力办好15年教育,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大力发展山地农业,努力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大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举全省之力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四项突破工程”和“9+3”计划,加快普及15年教育,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七要大力倡导区域利他文化,积极推进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合作。做好贵州省近海、近边、近江的大文章,主动加强与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三个经济区”的合作,找准贵州省在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贵广铁路经济带“三个经济带”中的发展支点,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并借力渝新欧铁路,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立与周边省份常态化合作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对接小组,切实做到有专人分管、有班子工作、有协调机制。八要进一步整治“四风”转变职能,下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开展权力清单制度试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抓敢管,摒除凭经验办事、按传统模式办事的惯性思维,切实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下大力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亲自上手、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抓,切实做到发展要快、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加速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陈敏尔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这次会议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促经济工作又促思想作风转变,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系列指示要求,更好地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推动改革发展。要结合运用好这次赴广东、广西学习考察成果来贯彻落实,以深化改革的强烈责任感和扩大开放的强烈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进出省出海出境通道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实现后发赶超。要结合当前经济工作来贯彻落实,发扬龙马精神,快马加鞭,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较快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抓好现有企业的生产运营,保住既有生产力,有市场、有效益、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要开足马力,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和重点工商企业要敢于担当、多做贡献。各级政府要为企业做好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配合,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铁三角”。另一方面要抓好项目建设这个增量,争取更多项目早日达产见效。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地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干,一天不放松地干,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开到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县(市、区),以电视直播形式向全省直播。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各人民团体,在筑省属高校、中央在黔有关单位和省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在省主会场参会;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会;省直机关各部门,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社区)机关干部在所在单位集中收看电视直播。(记者 杨 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