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阳花溪久安:古茶逢春分外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3-01 10:18:32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绿宝石”发现之旅系列报道之二

  2月22日,贵阳花溪久安乡古茶园。

  成片的古茶在微雨中越发显得苍翠。古茶园里的“茶王”让人惊叹:树高7.3米,主干直径1.3米,树冠直径6.5米。村民小时候经常爬到树上玩,夏天在树冠上纳凉睡觉。

  3月底,经过岁月沉淀的古茶将吐出新芽,采春茶成为村民第一要务。

  “到时整个茶园都香得要命。”头发卷卷的村民胡庆英一脸陶醉:采过春茶,衣服都染上了茶香。

  古茶逢春分外美。

  久安乡拥有54000多株古茶树,树龄在1000至1500年间的古茶树有1450株。2011年,全国古茶树保护专家团认证这些古茶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

  古茶园周围的山坡已种下万亩茶。400亩茶树正在黑色地膜里享受着“膜下滴灌”。据介绍,采取膜下滴灌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减少除草降低成本,增加水分提高产量。今年这种管理方式将扩大到1000亩。

  “好茶既要靠好山水,也要靠好的管理。”贵茶有限公司副总黄勇告诉记者。

  过去,久安乡以挖煤为主要经济支柱。因为地处一级水源保护地等各种原因,久安的煤窑纷纷被关闭。

  在整个乡村痛苦的转型中,古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久安曾经以好茶出名。“只要说是煤山茶,从不还价,有多少要多少。”村里一些卖茶的老人说。煤山指的就是盛产煤炭的久安。

  2007年,曾经担任久安乡小山村村长的黄勇带着百多个村民开垦茶山。村民自带的饭盒就放在黄勇家厨房。一连7天,黄勇的妻子发现,70个饭盒里一片肉都没有。

  黄勇觉得很心酸,同时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们种茶致富。

  2009年,贵茶有限公司进入了久安乡,联合当地村民一起开发古茶。

  在当地政府和贵茶公司的积极推动下,村民们意识到古茶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每年卖三次茶。

  他们开始保护古茶,更为积极地拓展茶园。

  去年,这里被评为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061万元,整合项目资金共计3701.47万元,完成生态精品茶园10107亩、100亩地膜覆盖示范试验区、400亩滴灌技术示范试验区、30亩古茶树母本园、450平方米古茶树快繁温室及35个病虫害监测点布设。

  久安乡还准备以久安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为中心,打造以茶叶为主体的小规模近郊游、生态游。

  黄勇曾经计划用一辈子的时间,带领村民在云盘山上种植5000亩茶。“贵茶这样的大公司进入后,投入很大,我们很快就干到了15000亩,没想到这么快实现了一辈子的愿望。”黄勇都觉得不可思议。

  久安乡已经成为贵阳近郊最大的茶园。

  贵茶公司计划今年6月在这里上“一红一绿”两条生产线,以及一条精制拼配生产线。“到时,久安乡的茶产业发展更快。”久安乡乡长杨云望着碧绿的茶园,喜悦地说。

  “去年久安乡光是茶产业带来人均增收1500元,等茶园全部开采之后,保守估计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

  在这片古茶园里,记者曾经遇见过村民郑传秀,她骄傲地带着记者去看她家那窝地茎比大海碗口粗的古茶,再也不让它因为妨碍苞谷的生长被砍掉一半——古茶的开发,让她懂得了珍惜。

  在这片古茶园里,记者曾经遇见过多年前因贫困而卖血供孩子读书获得本报资助的村民刘阿姨,提着竹篮采春茶,告诉记者,靠卖茶青,她那个月的收入是2000多元。

  久安因茶,正日新月异。(记者 袁小娟)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贵阳"2·27"公交车放火案嫌疑人被抓获 赵克志作指示
下一篇:山海有约新一轮对口帮扶8城市携手贵州迈向全面小康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