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扶贫开发工作攻坚克难创新奋进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2-03 10:17:32  来源:贵州日报  

  精准扶贫 明确“六个到村到户”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玉屏自治县亚鱼乡,侗家汉子姚本祥已从县城高兴而归。满满一车中药材头花蓼已顺利运送到订单公司,收入2900多元。“多亏帮扶干部技术指导到位,去年我家50亩头花蓼已卖得5万多元。”

  亚鱼乡干部介绍,2013年,通过包组干部对所包村民组贫困户进行专人、对口、因地制宜帮扶,扶贫效果明显,仅郭家湾村就实现了52户158人脱贫。

  积极探索精准瞄准机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3年9月,贵州省在威宁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对扶贫对象要实行精确瞄准。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可发展的事,积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贫困群众受益。

  改进扶贫考核办法。对贫困县的考核,由主要考核GDP增长转为主要考核扶贫成效,对重点县率先实行扶贫导向考核机制。调整扶贫资金使用投向,将中央到省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的80%以上用于“五穷”(穷片、穷县、穷乡、穷村和穷户),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改进扶贫项目实施方式。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扶持。

  改进金融扶贫方式。推行“政银企农”合作模式,大胆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在扶贫开发中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贫困农户真正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贵州省正处于扶贫攻坚“深水区”,扶贫难度加大,投入预期与实际可能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更加需要在扶贫机制上创新,才能加快脱贫步伐。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我省旅游接待迎来小高潮 春节黄金周第二天
下一篇:贵州将打造入境游客特色休闲街区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