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刊登于当地多家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将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的访问形容为“走亲戚”。
西方媒体则从乌兰巴托对“邻居串门”的重视中,读出经历与西方投资者多年摩擦后,蒙古国“重心转回中俄”的急迫。中蒙昨日宣布签署过境运输协议,意味着蒙古国富有的资源将更便利地穿越中国国境,从中方港口销往别国。
外界认为此举将极大促进中蒙互联互通,有利于蒙古国扭转近期经济增长放缓的颓势,实现经济复活。尽管一些西方媒体上有人略带酸涩地提醒称,仰仗中俄会让蒙古国“押上未来”,但不少乌兰巴托人还是将21日的小雨视做吉兆,并期待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的这次访问为草原之国带来好运。
【环球时报赴蒙古国特派记者 孙广勇 环球时报驻蒙、俄、日、韩记者 杨涛 柳直 孙秀萍 王刚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刘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