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坚持与生态文明相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访黔东南州州长廖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7-15 09:20:35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曾经造成一些地方化的环境破坏和文化断层。黔东南是否能避免这样的怪圈,在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中找到平衡点?依托生态和文化两大核心竞争力,黔东南州正在探索与生态文明相容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7月10日,在中瑞对话2014·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子论坛上,黔东南州州长廖飞作为参会嘉宾,现场作题为《坚持生态文明相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发言,本报记者专访了嘉宾廖飞。

  记者:黔东州的生态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廖飞:作为中国的重点林区,黔东南森林覆盖率达63%,有世界自然遗产“施秉云台山”,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我们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国家级生态村、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5个中国村落,数量在中国市、州中名列第一。

  记者:坚持与生态文明相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黔东南如何破题?

  廖飞:我们正在摆脱发展工业的路径依赖。跳出能源和矿产这样的传统视野,从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中挖掘工业潜力。依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工业与农业的结合,发展以工厂化育苗、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为代表的生物产业;通过工业与文化的结合,发展银饰、刺绣、蜡染、雕刻、木工等创意产业。

  记者:产业发展需要成规模,传统手工艺需要传承保护,黔东南如何兼顾二者?

  廖飞:我们引导传统匠人参与到民间工艺品的工业化生产中。目前,我们已建立465个刺绣、蜡染基地,4万余名农村妇女签约成为绣娘。通过“锦绣计划”,将她们的手工技艺和市场结合起来,既能增加收入又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契机,黔东南在这方面有何特色?

  廖飞: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看似在城市,实际在乡村。在审美导向上,我们的城镇化道路追求生态与文化相结合,建设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突出“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在价值导向上,我们追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我们在全国率先让农民入住城镇保障房,降低了进城成本,同时保留农民在农村的包括住宅、林地、承包地等一切权益。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保护原有的文化生态。在引导农民进城的同时,我们建设绿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州长廖飞主持召开第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
下一篇:州委书记李飞跃、州长廖飞到凯里经济开发区调研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