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微企“亮相”创博会 微企发展蔚然成风(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1-12 09:57:00  来源:金黔在线  


  3D打印、特种电线、生态养殖4S店......11月9-10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首届贵州省创业投资博览会上,记者在微企展区看到,众家微企使出“绝招”,吸引前来参观投资的宾客。


众人围在3D打印展位前

  3D打印:一种亲民的高科技

  “简单地说,3D打印就跟蛋糕师做蛋糕是一个道理。”在围满人的“记梦馆”3D打印展位前,店员正在给好奇的民众解答3D打印的奥秘。记者看到,围观的人中有年轻父母抱着小孩,也有几个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正在商量着,什么时候去试试这个神奇的“高科技”。

  记者了解到,“记梦馆”是西南第一家3D打印技术综合体验馆,它的技术不仅用于3D人像打印、3D巧克力打印等娱乐项目,还提供工业模具、医疗三维影像重建模型和建筑沙盘打印等高新技术。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来参加创博会,主要是想通过这个平台,与一些涉及3D打印技术使用、制造和销售等方面的企业建立合作。


民族元素浓郁的时尚包

  民族元素与国际化时尚的完美融合

  “既然爱马仕都能和凯里签约,那为什么中国不能有一个自己的品牌把我们的民族元素做出来?”说出这句话的是微企展区一家很特殊的皮具企业“兰朵诗”的老板杨申宇。

  据了解,他之前在深圳一家法国皮具公司做设计总监,工资很可观,但他还是回到了家乡,开始自己创业、自己设计产品,探索一条将民族元素与国际化包型完美融合的路子。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杨申宇对于兰朵诗品牌的独特观念。“1+1+1+1等于100,这是我对于兰朵诗的定位。展开来说,也就是一个画家、一个民间‘绣娘’、一个手袋设计师和一个文化消费者,他们的融合成就了一个满分的民族文化创意手袋产品。”

  “这是我的第一步,将贵州的民族元素融入到时尚里。”杨申宇并不止步于此。“等我‘练好基础功’,会继续尝试苏州刺绣、湘绣,还有西藏、新疆,把这些经典的民族元素都挖掘出来,创一个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创意皮具品牌,这是我的终极目标。”


刘廷帮带着他的特种电线出现在创博会上

  特种电线“扎根”贵州

  刘廷帮是返乡创业的典型。在温州工作的十多年,让他积累了很多专业知识和行业人脉,他带着这些积累,带着一颗创业的心,回到家乡瓮安。

  特种电线,是他带回贵州的事业。

  “别说贵州,在西南地区,做特种电线的也只有我一家!”刘廷帮自豪地告诉记者。据了解,他的企业生产的特种电线,主要用于飞机、汽车和高级电炉。“这种高科技产品,前期投入很大,这让我当时特别头痛。”提到创业初始,刘廷帮感慨万分。‘3个15万元’扶持政策帮了我很多,现在,税收奖励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帮助。”


海德拉格负责人正在向观展的人们介绍鲜啤

  转变观念:新鲜啤酒占领市场空白

  啤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常见,几家老牌啤酒几乎占领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贵阳海德拉格转变观念,开始在贵阳新鲜啤酒这张白纸上写文章。

  “目前,市场上的老牌啤酒已经很多,消费者也已经对它们很熟悉,没有太多不一样。”海德拉格展位的刘德光告诉记者,“所以,我们在想,特殊的制作工艺、不一样的口感和贴心的配送服务,是否能引起消费者对啤酒新的感知?”

  对于“海德拉格”这个名字,刘德光解释“海和德是我们两个创业者的名字,拉格是我们采用的桶底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名称。”他表示,这不是为了取一个“洋气”的名字来糊弄消费者,“我们取这个名字是坚持自己的品牌和传统的发酵方式。”

  据他介绍,海德拉格的新鲜啤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获得了贵阳消费者的青睐,“现在酒吧生意很好,大多是回头客。”


张树义正在向微企工作人员介绍他的生态养殖园

  生态养殖“搭乘”网络销售的快车

  张树义来到微企展位时,带着一叠宣传单。

  “我知道创博会的时候已经晚了,没能申请到免费展位。”张树义有点惋惜地说。“所以我带了些宣传单,到处分发,说不定宣传的效果更好呢!”

  记者了解到,28岁的张树义是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走上了生态养殖的道路。

  “并不是所有的鸭子的品质都一样,鸭子的品质决定于它生长的环境与喂养的过程。”张树义提倡原生态养殖,还给他的企业取了一个“现代化”的名字——“营寨清水鸭4S店”。他说“虽然我们在农村做企业,但是我希望建立一种正规的经营模式。”

  据了解,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建了黔南都市网,把自己和乡亲们的农业产品放到网上,拓宽销路。“我想利用网络,把我们黔南好的农业产品推广出去,打响我们生态养殖的品牌!”张树义很有信心。

  后记:

  创博会2天,921个参展项目,微型企业占了70多家。这个数字乍一看不是很多,但对于近两年增长迅速的小微企业来说,已经算是迈进了一大步。

  记者在创博会现场了解到,这些微企企业主大多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对于他们来说,怀抱一个创业梦,并不实际。“我有技术,但我资金不够。”这是他们的心声。

  比如,我采访到一位龙里县艺术玻璃厂的老板娘。

  “我们在温州的玻璃厂干了十多年,他还是想回家。”她告诉我,她和老公创业的故事。2012年初,他们回到龙里,准备创办一间自己的玻璃厂。“太难了,我们存的钱根本不够开厂。厂房建到一半,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她说,当时,夫妻俩几近绝望,他们变卖了房子,但仍然是杯水车薪。

  “我们请政府帮忙,请他们来到我们没建完的厂房,给他们说我们的创业计划和困难。当时,领导直接问我,现在还差多少。我说最少还差50万,才能开业。他们说,不要急,一定会解决的。”

  “过了没多久,政府就给我们提供了担保机构,贷给我们60万,让我们重新起步。”说到这里,她有些激动。“如果没有贷款和补助,这个厂半路就夭折了。创业真不容易,还好,现在已经走上正轨了。”

  从她的话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名创业者的艰辛,也了解到,“3个15万”政策对于这一个个“初学走路”的“娃娃”企业有多大的照顾和帮扶。

  好政策搅活一池春水,现在,微企发展在黔贵大地风生水起。据了解,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扶持微企37483户,注册资本44.5亿元,带动就业20.48万人。

  随着扶持微企发展政策的出台,全社会对微企关注度越来越高,群众对申办微企热情也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微企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记者 安轶伦)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我省出台三项金融新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下一篇:2015年前贵州建成在建国省干线路将达6500公里以上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