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贵州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对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再动员、再部署。会议指出,“三大会战”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基本省情和同步小康建设的用水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全省上下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
副省长刘远坤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研究通过的《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省水利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提出,通过八年左右的大会战,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69.8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三大会战”计划总投资1431亿元,包括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三大领域,项目总数10699个,其中骨干水源工程539座、引提灌工程160处、地下水利用机井工程10000口。
会议强调,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为指导,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水利建设“三大会战”高潮。
要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各级政府要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责任制,把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体系。要充分调动企业、受益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大干水利、大兴水利的良好局面。
要在加大项目投入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千方百计筹集大规模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确保按照既定的建设任务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要加大各级财政预算投入,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各项政策,加大信贷融资投入水利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要在做好前期工作上下功夫。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时间紧,任务重,八年的时间里要开工建设1万余个水利项目,且多数项目集中在2017年以前开工建设,各地要全面落实前期工作经费,积极引进省外优秀队伍参与前期工作,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要在做好移民安置上下功夫。移民安置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重大民生问题。地方政府和移民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做深做细移民安置和后续扶持各个环节的工作,切实维护好移民的合法利益,确保项目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和谐稳定。
要在加强建设管理上下功夫。各地要认真落实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精心组织水利建设“三大会战”项目的实施。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有序推进大规模水利建设。
要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立和完善“打、管、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省水利厅要抓紧指导,各市(州)和各县(市、区)都要成立一支打井队。水利部门牵头会商发改、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成井验收后要加快配套建设地面用水设施,解决地表水资源匮乏地区群众的用水困难。
要在技术人才保障上下功夫。结合贵州省水利建设实际,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人才,充分整合省内外技术力量共同参与贵州省大规模水利建设。要加大对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地区水利建设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不断提升贵州省水利建设的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王 斌)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