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满腔的热情,他一到任就扎到了村民的家里,想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令他意外的是,村民们大多不愿和他交谈,就算勉强说上几句,也是些毫无作用的大白话。
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思鹏私底下告诉他:“你刚来,大家不熟悉,认为你就是个‘过路人’,说了也没有什么用。”
这次碰钉子让覃宇明白了一个道理:老百姓不看你开始怎么样,而看你以后会怎么样。
为了尽快摸清情况,覃宇开始一个“钉子”一个“钉子”去碰。
“大妈,在剁猪草啊?这个我做过,来我帮帮你。”“大哥,补房子啊?我给你搭把手。”……
村干部们下去工作,他也甘当“跟屁虫”,抓计划生育他跟着去,办理低保跟着去,调解纠纷他也跟着去……
渐渐地,这个原本可有可无的人成为了群众眼里的村里人。有些心里话也愿意和他摆一摆,有什么想法都会和他说一说,有什么困难也敢和他开口了。
“光融入群众不行,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奔小康才是自己的核心任务。”覃宇在完成了过路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后,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吴家寨社区的发展上。
为了修通连接9个组的通组公路,覃宇一次次到交通部门跑项目、要资金,甚至连续三天都到钟山区交通局“陪”局长上班,感动于覃宇的执着,钟山区交通局专门研究协调解决了吴家寨社区的150万元修路资金。覃宇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仅仅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修通了6.2公里的通组公路。
接下来的事情仿佛顺利了许多,垃圾池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便民服务大厅和蓄水池也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下很快修建完毕……
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覃宇一下子成为了吴家寨最有号召力的人,同时,他为期两年的驻村时间也已经到点,走还是留成为了他和当地群众心里最为纠结的事情。
2012年3月,覃宇郑重地向原单位领导提出了申请:“这两年我只是在吴家寨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就这样离开,也许会成为我一辈子的遗憾。”
于是,覃宇“重返”吴家寨,开始了新一轮的驻村生活。目标——引入项目带动群众致富。
2012年年底,覃宇偶然间得知六盘水市亿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和贵州百灵制药集团合作,准备实施一个“公司+基地+农户”总投资5000万的中草药种植项目。他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亿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把这个项目最终留在了吴家寨。
今年,投资1500万元的一期工程——2300亩的药苗已成功种植,据测算,每亩能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增收3000元左右。
“照这样下去,到了明年项目全部完成后,吴家寨的同步小康将不是梦。”覃宇告诉记者。
代买车票、药、生活用品,开车时顺路捎上村民……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事,却是覃宇常常在做的事。
父亲是聋哑人,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维持家庭困苦生活的12岁的胡大果,小时候摔伤导致左盆骨错位,由于家里经济困难而迟迟未得到有效治疗。得知情况后,覃宇第一时间就带着孩子去市医院检查。随后,他主动找卫生局协调,跑民政局呼吁,为胡大果申请诊疗救助资金。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覃宇看来,越是弱势群体,越是需要来自干部的关心关怀。
从过路人到村里人,从村里人到领路人、从领路人到知心人,覃宇的驻村“三部曲”演绎得有声有色。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