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100个产业园区建设助推贵州阔步转型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7-29 09:23:24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我省产业园区产业定位逐渐明晰,30个省级重点园区中,14个园区重点发展“四个一体化”,6个园区重点发展“五张名片”,7个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3个园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30个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园区的60%以上,有5个园区的半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以上,11个园区超过50亿元以上,其中小孟生态工业园和仁怀名酒工业园产值分别达到161.9亿元和161.3亿元。

  目前,30个重点园区全部达到“五通一平”,其中12个达到“七通一平”以上;标准厂房入驻率达到7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530.1亿元,占全省园区的49.63%;新投产项目108个,可新增年产值177.87亿元。

  截至上半年,全省90%的产业园区实现“五通一平”,新建成标准厂房27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156.9万平方米。同时,水、电、气、道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多方合力:园区磁场效应增强

  在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0亿元的西南天地煤机装备制造项目从引进到落地,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工厂动工前,园区就做好了通水、通路、通电等“七通一平”的服务工作。工厂所在地高低处相差八九十米,政府帮忙平整土地,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至少1亿多元。“办企业,有了政府的支持,步履轻快。”公司负责人欣慰地说。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我省各地各部门频频出招,形成“市县党政工作力度大、省级部门支持实、园区服务意识强、项目业主抓得紧”的强大合力。

  省有关部门与各市州政府加强沟通协调,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标准厂房、配套电网、环保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措施。各市州均制定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等地还出台具体的帮扶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深入园区和企业上门服务,共同研究加快园区建设的措施和办法,解决园区在生产要素、建设用地、项目手续、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难点问题。

  建立园区成长工程统计制度,加强运行调度和分析判断,科学指导园区发展;

  开展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绩效考核,并新增1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32个成长性好、建设进度快的园区进行奖励;

  安排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5.12亿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1个;

  组织重大项目融资银企对接活动,通过“黔贷通”网上融资平台,帮助63户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5.8亿元;

  实施“三免三减半”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制措施、加快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户园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园区强身健体,逐步成长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

  随着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园区“重商、爱商、亲商、护商”服务发展的氛围更浓,更多的企业、项目、人才向园区聚集。通过北京招商、长三角招商、香港招商、台湾招商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省产业园区上半年新增入园项目336个,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3.5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

  同时,全省产业园区进一步强化招才引智,加快推进园区研发中心、科技创新设施和人才基地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园区建设管理人才。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贵州省团员青年积极投入抗旱救灾一线(图)
下一篇: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第九次会议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