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址纪念馆:已不堪重负决定封闭,游客可观看视频
细心的游客发现,如今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再也不能走进“红楼”,这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难免遗憾。这是为何呢?5月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红楼”封闭,禁止游客入内参观。
游客只能通过显示屏参观。
网友发微博:表示不解
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只见“红楼”各个通道均被封锁,楼内门窗紧闭。
“真想上去看看。”一位游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想去看看,当年那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会场到底是什么样。”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位网友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后,发微博表示不解:只能在楼下照照相,压根就上不去,更不用说去看看会址内部了。很多游客远道而来都想去体验下会议的具体所在,希望开放内部,大家组团模拟开会,更能深刻体验革命的不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说,他以前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还能进入“红楼”,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红楼”封了。对进去过的人,觉得无所谓,但没有进去的人,或多或少有一点遗憾。
张先生还记得,室内桌上的马灯、墙上的草帽,陈旧的衣柜以及用木板铺就的简陋床等等,让他感触很深。这些文物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似乎能一下子让人穿越时空,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纪念馆:此举旨在保护
就此,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事实上,早在2008年,“红楼”便已锁门。原因是,这幢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旧式建筑,除了廊柱和墙为砖混结构外,走廊、地板及各间居室门窗都是木质结构,而前来参观的游客太多,走廊和地板不堪重负,一旦损坏,虽然可以修复,但不再是“原汁原味”的“红楼”。
工作人员说,为了保护好这一历史文物,遵义会议纪念馆决定将“红楼”封闭,禁止游客入内。为了弥补游客不能入内参观的遗憾,该馆在“红楼”前的院落墙上设置了一个大型电子屏,把“红楼”内的设施一一摄录并配上解说制作成碟,在电子屏上滚动播放,通过这扇“电子窗口”,站在楼外,游客也能对楼内一览无余。
⊙相关链接
“红楼”,原是国民党时期黔军师长柏辉章的私宅,名曰“柏公馆”,建于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1935年,红军占领遵义后,“红楼”成为红军总司令部驻地,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这栋楼的小客厅举行。(刘鸿)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