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让园区释放更多发展能量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23 10:16:37  来源:贵州日报  

  激情干事,激情创业。全省项目建设意气风发。

  4月21日,2013年首场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等率队下,兵分两路奔赴黔东南、黔南和铜仁进行实地观摩。

  观摩首日,呈现眼前的建设成就给参观者强烈震撼——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标准厂房内机器轰鸣,与旁边热火朝天的工地齐头并进。一幅幅各地抢抓机遇、你追我赶的发展场景,给人带来巨大冲击,同时提振着各地发展信心与决心。一个个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开花,给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带来启示与经验。

  提信心:抓大项目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核心感受:你追我赶万帆竞发

  车行黔东南、黔南、铜仁青翠碧绿的乡间,清风徐来沁人心脾,过去三地因西江苗寨、小七孔、梵净山等著名风景名胜区而广为人知。而今天,让更多人惊讶的是发生在这里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

  在炉碧经济开发区,一座占地1200亩的庞大工厂让人叹为观止。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31亿元,年产120万吨氢氧化铝、80万吨氧化铝。2012年5月1日建成试产,当年实现工业产值12.66亿元。2013年预计将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这就是炉碧经济开发区炉山工业园区引进的龙头企业——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当该公司总经理万仕华向观摩者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31亿元,一、二期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年税收实现2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成为贵州东南部铝工业基地时。观摩者中传来一阵议论,“贵州就需要这样的企业!”“是啊!多搞点这样的大项目、大工程,贵州何愁上不去。”

  这厢工地还在热火朝天,隔壁工厂已冒青烟。在铜仁大龙工业园区同样也是一副繁忙的景象。虽然观摩团到达时,是周末且临近下班时间,但在贵州中伟投资集团——这家全国首家焦炉富余煤气生产玻璃制品的企业内,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地工作。该企业生产的产品行销欧美、东南亚多国,现已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全部建成后年产量将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00人。

  当有省领导询问该企业产品销路时,该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他们只做4000元/吨以上的中高端产品。

  一幅幅生动的场景,一次次精彩的对话,无不在展示着贵州近年在大步追赶全国发展步伐中不断增强的信心。

  毕节市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说,“今年第一次参加观摩会,感触非常深。黔东南、黔南的区位条件不算很优越,但发展到这个程度,确实证明省委、省政府两大战略非常符合贵州实际,完全正确。黔南、黔东南推动两大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力度非常大,不论是项目的规模、质量,还是基础配套设施,都是值得学习。看了他们的发展后,很受触动,回去后将结合我们的实际,力度再加大、思想再解放,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去,学习好、融化好,把金沙县工业化、城镇化再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带动全县的四化同步。”

  下决心:突出高精尖做强“一条龙”产业链

  核心感受: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引进什么样的项目,结什么样的果。

  观摩团车行炉碧经济开发区炉山工业园,当一路走完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裕高电子、青苹果电力、全世通精密机械、金鼎恒贸易等企业,也参观完了一条完整铝深加工产业链。因一两个高精尖核心企业聚集一批下游产业链项目落户,蓬勃发展一条产业链,这是人们所期望的工业兴省“完美”之路。这在炉山工业园得到完美诠释。目前该园已形成从模具—到铸件—到零部件—到产品配套的生产能力,为炉山工业园区从资源加工产业向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在全世通精密机械一尘不染的厂房内,省财政厅厅长李岷拿着一个精密零部件仔细端量。30年前曾做过车工的他,对该产品背后的尖端技术惊叹不已,“这个零件对车工的精密度要求至少是头发丝的十二分之一。”除了生产空调压缩机部件,该企业还生产高端部件。这样产品的附加值不言而喻。

  对于既是被观摩者,也是学习者的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刘建民而言,炉山模式给他带来极大冲击,“这次观摩会,我们看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之所以很快成型、很快见效益,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指向、以可持续绿色发展为诉求的新型工业化项目,正是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别于传统产业的优质项目的支撑,贵州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大业才会表现得如此欣欣向荣。也只有依托这样的产业达成的小康,才是群众认可的小康、喜爱的小康。”

  发展要突出精尖高,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在高起点上赢得未来。

  由原万山汞矿下岗职工创建的大龙银星汞业,通过技改和扩建,脱胎换骨,形成年产氯化汞1600吨、低汞触媒1.2万吨、锑1万吨、副产回收汞4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主导产品汞触媒占据全国63.4%的份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汞触媒生产基地和锑汞分离循环产业基地。

  在建的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烟气脱硫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通过脱硫还原技术,精制成高纯硫酸锰和四氧化三锰,两者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和关键前驱体,此外,该项目每年还可为大龙电厂烟气脱硫8000吨,节约上亿元环保费用。

  这种深刻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在“中国汞都”万山显得更为突出。曾经辉煌的“万山汞矿”破产后,万山并没有衰败,反之,这里转型成为国家级汞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引进红晶汞业、红菱汞业、银河化工等7家汞化工生产企业,产品占据全国70%的份额。去年,示范区实现总产值12.26亿元,他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50亿元,2020年突破百亿元大关。

  大项目、产业园如雨后春笋,人们看到黔中大地万象如春,这让省农信社联合社党委书记黄秋斌格外兴奋,“贵州具有后发优势,借鉴东部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的发展之路必定是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贵州武警最新装备“野战方舱医院”模拟雅安震区特点实兵演练
下一篇:贵州茅台酒厂为雅安地震捐款2000万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