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丹寨:土地流转 “转”出新希望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2-13 16:12:3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丹寨县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借助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正让农村广袤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也让农民朋友,看到了新的希望。

  平寨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让不少村民,都把发展产业的目光聚集到了这片土地上。村民杨兴海去年自己掏了20余万元,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得来的60多亩土地上,一年四季种满各类反季节蔬菜,让老杨在一年时间里就回了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更是激发了老杨扩大规模的信心,眼下,他又成功流转进了20多亩地。

  杨兴海说:“这次中央开会对我们农村特别有好处,鼓励我们去搞小型企业,搞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发展起来,引进好品种带动老百姓富裕起来,因为他们个体单薄,我们必须搞一个小企业,搞成个大组织,把他们带动起来,共同致富。”

  朱继强家有8亩土地,今年年初,他以每年每亩一千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了出去,改变了以往一家人守着几亩地过穷日子的生活。他告诉笔者:“这样流转有好处,(如果)我自己种的话就是广种薄收,这也不行,我只能种一部分,拿一部分流转出去得到一定的收入,也比较好。”

  土地流转,对于村民谭秀芬来说可是个大喜事儿,一方面他获得的是土地流转的收入,另一方便,她留在蔬菜基地帮忙种菜,每个月能按时领取到可观的工资,顺利实现了“双丰收”。

  “流转的地基还剩一部分,明年我想一起全部流转给他们算了,我来给他们打工还得点钱,留在肯定也没得什么。”谭秀芬说道。

  据了解,2013年,丹寨县共落实流转土地899.43亩,通过土地流转,激活了农村荒芜土地的经济,也解决了部分闲置土地的问题和土地季节性抛荒的难题,土地流转,实实在在的让土地成了村民们手头的“绿色银行。( 张燕 姚茂鹏 池明红)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丹寨县举行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七十八周年活动
下一篇:冬季闲不住 药材育苗忙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