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未来方舟歌剧院7月开工,3年后建成,总投资6亿元
贵州最炫舞台融合“天地人”
一座融合了贵州本土文化以及国际最先进规划设计理念的大型歌剧院,三年之后将屹立在贵阳市云岩区东线片区南明河畔。昨日,记者从云岩区东线建设指挥部获悉,总投资约6个多亿的中天·未来方舟歌剧院将于下月开工。该歌剧院无论从规模、设计理念还是功能,都是国内少见的综合性演艺中心,也将是展示贵州多彩文化的最炫舞台。
● 贵州最炫“舞台”落户南明河畔
现代大剧院是一座城市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的标志。自2010至2013年,我国已建成和将建成的大剧院有40家左右,平均每年要建成10家大剧院,其建设力度、投资规模、占地面积等均超以往。
在贵阳,现有的贵阳大剧院是我省目前唯一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展演舞台,它为展示和推介贵州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我省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文化市场不断走向繁荣,仅仅一个贵阳大剧院已经难以承载贵阳乃至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贵阳市云岩区和中天城投集团决定在云岩东线片区,打造一座融合贵州本土文化以及国际最先进规划设计理念的大型歌剧院。近日,该歌剧院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据介绍,中天·未来方舟歌剧院位于未来方舟项目规划的城市中轴线上的F5组团——片区的文化核心。由于F5组团地块处于一坡地上,周边道路均非水平道路,东西及南北向均有高差,最高处达24米,方案利用其地形的复杂性,变弊为利,将歌剧院设计为大坡度地景建筑,同时利用高差组织了多层级的流线。
歌剧院的设计概念为大地戏台,即体现天、地、人的融合,来源于多彩的贵州本土文化,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天”意为时光,歌剧院选取青铜作为建筑材料,其历史质感表达出时光的沉淀;“地”意为戏台的基座就是贵州的大地,大平台坡地的阶梯象征梯田和喀斯特地貌;“人”意为从多民族的文化艺术元素中,提取典型的几何图案作为建筑表皮设计的单元,赋予建筑浓厚的民族艺术氛围。
功能多样、齐备,也是中天未来方舟歌剧院的一大特色。据介绍,由于该歌剧院的复合功能,将使其成为国内少见的综合性演艺中心。
歌剧院包括大剧场、小剧场、多功能厅、VIP演艺厅、民俗博物馆、私人收藏家俱乐部、大型开放性商业等。其中大剧场为大型甲级剧院,共有1263座,观众厅面积5384平方米。其中,池座900座,楼座2层268座,乐池69座,浮动坐席26。多功能小剧场,共有319座,观众厅面积977平方米。
除此之外,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为6462平方米,其功能主要是展现贵州文化及传统艺术。
● 每年将带动15至25亿绿色GDP
据介绍,未来方舟歌剧院总投资6个多亿元,将于7月份开工,预计2015年建成。该项目的建成,将改变贵阳文化消费和交流格局,同时为贵阳乃至贵州构筑起最本土又最国际化的文化高地。
据中天未来方舟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歌剧院建成后,将为贵州本土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增添一个最佳展现平台;同时,中天集团还将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文艺演出,繁荣贵州文化市场,促进贵州文化的对外交流。
经初步预测,未来方舟歌剧院每年将接待30万观众,直接收入6000万元以上,综合收入1亿元以上。而根据乘数效应,这个项目所带动的相关服务产业而创造的GDP则更为可观,每年可带动15至20亿元绿色GDP。(王兴筑 袁泽友)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