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5日晚,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晚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歌舞剧院举行。灯火辉煌、可容纳1230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原生地、来自田间地头的贵州黎平县岩洞农民侗族大歌队的11名歌手,身着侗族盛装走向舞台,向观众献上了一曲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蝉之歌》,清泉般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海口市的上空,数百台照像机、摄像机争相拍摄,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岩洞农民侗族大歌队指导老师吴再锋上台领取了“山花奖”奖杯和奖证。
据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是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黎平县岩洞农民侗族大歌队于2011年4月7日至11日参加在四川绵阳举办的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中荣获金奖,直接取得“山花奖”评选资格,并由专家认真评选得到的,黎平县岩洞农民侗族大歌队获得此殊荣,是侗族民间文艺迄今唯一获得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据黎平县岩洞镇党委书记杨正熙介绍,贵州侗族大歌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作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原生地黎平县岩洞镇的侗族社区,村村寨寨都有歌队,农民传唱侗族大歌已成为当地的一种自觉文化行动。呈现出“歌队多、节日多、歌赛多、听众多、传歌多”的景象。岩洞这支农民歌队已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从该歌队组建以来,已多次赴美国、日本、奥地利、俄罗斯、瑞士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受到国际音乐界的高度赞扬。(陆书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