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健康 > 健康 > 正文

父母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让孩子变得讲卫生爱干净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4-24 15:54:03  来源:中国早教网  


  中国早教网讯 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很难养成自觉整理收拾东西的习惯的。因为,这时孩子的脑子里还役形成“秩序”的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井井有条的环境能给生活带来舒适。但对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讲,越是乱糟糟的环境,他们越是感到高兴和痛快。所以,对四岁以前的孩子,父母如不注意方式方法,简单地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去要求孩子懂秩序,会“管理”,不仅与事无补,还会扭曲儿童的天性。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这样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强迫性神经质”,要么变得少年老成,丧失了儿童的天真活泼,要么变得犟头倔脑,对一切“指令”都表示抵触。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四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孩子爱整沽的习惯还需要从小培养,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对四岁以前的孩子,应着重于逐渐地使孩子的脑子里形成“秩序”的概念。方法只有一个,父母给孩子树立起爱整洁的榜样,潜移默化,感染孩子,而不必过早、过分地强求孩子整洁条理。否则,不仅收效甚微,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譬如,当孩子乱翻东西或把玩具弄得找不到时,父母切不可不间青红皂白,一味训斥,甚至打屁股,把玩具锁起来,不让孩子继续玩下去,这样只能激起孩子心理上的反抗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说:“你瞧,玩具找不到了,怎么办?我们一块儿找找吧!”东西找到后,再进一步地说:“玩完以后,把玩具整理好,’下次就不会找不到了,记住了吗?”这样经常告诉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萌生“秩序”的概念,为以后的爱整洁打下基础。

  孩子长到四岁以后,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开始明白了什么是“秩序”。这时,父母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教育孩子守秩序、爱整洁,由潜移默化过渡到教他们如何去做。开始,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用的木箱或抽屉,把玩具让孩子自己保管,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家长可以每隔几天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及时提出表扬和指出不足。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在孩子之间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比赛,如比一比谁的玩具放得最整齐、保持得最清洁,促使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

  教育孩子爱整洁,切不可用生硬的口气整天指责孩子,这里收拾得不整齐,那里收拾得不好。通常,可在晚饭后或睡觉前,用商量的语气:“你的东西收拾好了吗?来,爸爸妈妈一起检查一下。”激起孩子的兴趣,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责任编辑:tangyunfang【收藏】
上一篇:太子乐等婴配方儿奶粉报告肠杆菌超标
下一篇:男性精子出现极度滑坡 生活不检点 精子活力打折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