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王永志)最新监测结果表明,制造业十大行业2011年四季度景气状况大多呈现温和回落态势。在16日此间举行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与三年前金融危机冲击下几乎所有制造业行业跌入反映经济体温偏冷的“浅蓝灯区”或很冷的“蓝灯区”不同,目前所有监测的十大行业无一显示冷态,全部处于反映体温正常的“绿灯区”。
由经济日报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编制的四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结果表明,十大行业中的石油、钢铁、家电、化工、乳制品、装备等6个行业的景气指数回落,但幅度不大,在0.1点到0.4点之间;水泥行业景气指数持平;有色、煤炭、服装行业景气指数则分别回升0.1、0.4和0.4点。
潘建成认为,从反映市场需求的销售收入增长情况看,除服装外,十大行业的其他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同比回落,表明整体来看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不过,绝大多数行业的销售增长仍未明显偏离十年来长期增长的平均水平。
潘建成指出,这种增长的回落一定程度上是国内宏观调控的预期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有色、化工、水泥、煤炭、钢铁等行业剔除随机因素后景气指数会更高,表明调控政策对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多或少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行业的盈利能力从长期来看仍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装备(6.2%)、服装(6.0 %)、水泥(9.5 %)、家电( 3.9%)、煤炭(12.8 %)的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10年来的平均水平,有色(5.6%)、化工(5.8 %)、乳制品( 5.2%)保持在历史平均水平左右,只有钢铁( 2.3%)行业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潘建成表示,在欧债危机影响下全球需求减弱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下,产业景气呈现回落趋势,但未对就业和企业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也未明显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因此,他建言,中国宏观调控的方向不能轻易改变,如能坚持下去,产业结构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