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侗族大歌:从侗寨飘向世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2-11 09:09:06  来源:新华网  

 

侗族大歌:从侗寨飘向世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图片

    据新华网消息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同胞中广为流传的俗语。而今,被誉为“天籁之音”、“擦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侗族大歌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美丽侗寨飘向世界。

    “汉人有书记古典,侗家无文靠口传。”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其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寨规古训、农事劳作等都被先人们编成故事来讲,编成歌谣来世代传唱。

    “我们侗家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身为侗族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粟周榕介绍说,“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与侗族鼓楼、侗乡花桥一起被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

    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而落寨。凡侗寨,寨前或寨中都有江河或溪流穿过,寨边有参天古树,鼓楼和花桥(风雨桥)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家人教歌、学歌、唱歌、听歌的重要场所。

    小黄村是黔东南州从江县一个美丽的侗寨,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是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全村740多户3300多人,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侗族大歌,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小黄村的侗家小孩从咿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自由组成歌队了。

    “现在村里有30多支歌队,有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也有少儿队和老年队。”小黄村的侗族大歌队队长贾善丰说,“每个歌队队员的年龄差距一般都不超过2岁。”

    在小黄村的芦笙场上,67岁的潘刷银花正在和几位老人晒太阳。“从小时候开始,我每天都唱歌,不分地点,想唱就唱,有时候唱一两个小时都不觉得累。”潘刷银花说,2009年,她被评为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闲暇时候还要教年轻人唱古歌。

    从1988年开始,小黄村在学校课程中增设了侗歌、侗戏等课程,为大歌的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侗族大歌代表队多次赴俄罗斯、乌克兰、挪威、新加坡、匈牙利等国家演唱,并在2010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遗产评委会如此评价侗族大歌: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杨洪涛)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丹寨县培训蜡染、刺绣苗族女能手传承民族文化
下一篇:从江县获"最具风情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殊荣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