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代代相传声声不息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0-23 09:28:3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跳完团结舞之后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被热情的村民抛向半空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观看演出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作家加入到演出队伍当中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合唱:歌声阵阵迎贵客

    10月22日,在结束对中国最后一个手枪部落—岜沙的探访之后,“挖掘西部文化遗产,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从江县小黄村,一个被誉为“侗族大歌的故乡”的地方,从而也结束了本次采风活动。

    从从江县城驱车20公里,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面的小黄村。进入村口,村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到达鼓楼广场,男女老少们身着节日盛装,吸引了作家们的目光,村民们为嘉宾奉上了精彩的演出,天籁之音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生在侗乡,长在侗乡,随时随地能“投入战斗”,多年来,这里人才辈出,不仅把侗族大歌发扬光大,而且还把他们带出了山门,走向全世界。在小黄,无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小孩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女童5岁开始穿裙子,也就开始与伙伴一起自由组成歌队了,请公认的唱得好的歌师来教。歌师的教学是无偿奉献,而乡亲们却视为极为神圣的职责。这也是为什么侗族大歌“代代相传、声声不息”的主要原因。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有歌,人人张嘴就来,小孩的和声银铃一般,有如天籁。

    歌舞之州黔东南,天籁之音醉人心。作家们在聆听了这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其和声完美协调、旋律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之后,也唱出了内心的心声。

    谭谈:   侗歌唱遍天下

    常江:   好山好水 好人好歌

    冯艺:   侗歌英名扬   

    田瑛:   此音只应天上有

    肖克凡: 小黄者 皇皇大观也 

    龙一:   歌声与富足一起飞扬

    廖增湖: 天籁妙音 以此为威         

(凌忠云)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KingCamp家庭户外之旅徒步黔东南(图)
下一篇:黄平谷陇举办“九·二七”苗族芦笙会(组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