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梯
过火海
口衔红铁
喊竹
捞油锅
面具展示
傩戏表演2
双吹牛角
“挡我镜头了!”
“太神了!”
“真了不起!”
……
4月10日,“多彩贵州踏春行”大型采访团的省内外20余家媒体记者来到岑巩县采风。下午,岑巩民间傩戏传承艺人肖光华现场给记者们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傩戏傩技表演,记者们对思州傩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时发出由衷感叹。
思州傩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存魅力。自古以来就有傩技傩戏表演,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加之融歌舞、祭祀、特技为一身,表演时戴不同脸谱、不计场地宽窄,至今仍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驱魔逐邪”、“迎祥纳福”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
思州傩创始于东汉永寿元年(15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有其独特性。思州傩源于江西宫廷傩,有别于其它民间傩、寺庙傩,起初属宗教祭祀活动,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以其欢快的傩舞、傩歌巧妙地打破了宗教教议的金科玉律,使之成为一种“祭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戏”的传统民俗文化。思州傩保持了宫廷傩戏的特点,为人祈福免灾,酬神了愿,娱人娱神,所以又称“喜乐神”。整个表演活动分为法事表演、傩技表演、正戏表演三大部分。思州傩供奉东山圣公为“傩神爷”,南岳圣母为“傩神娘”。剧中的角色有报子、八郎、春官、判官、魔鬼、打卦、铁匠、仙锋、土地、笑和尚、瘪口龙神等。思州傩的全部表演法事程序有30场,正戏有《跑报》、《开山》、《搬仙锋》、《梁山土地》、《判官审案》、《春官贺喜》…演出时间安排在深夜,装神扮鬼,整场演出基于傩坛科仪剧本,也有现场发挥的随意性。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从艺人员96人,其中掌坛师69人,不同姓氏的傩愿脚110多种,仅平庄乡就有傩坛近20处,愿脚20余种。
(张维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