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偷亲”婚俗(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4-01 10:34:3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偷亲队伍进寨了 李雪摄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嫁郎心切,偷投包袱 李雪摄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媳妇哟,别急!父母还不知道你逃 李雪摄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咱们走吧,幸福就在眼前 李雪摄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分吃男方带来的食物 李雪摄


图解苗族流传几百年历史 “偷亲”婚俗(图)

男方家前来迎接新媳妇 李雪摄

   

    在苗族流传着一种“偷亲”的婚俗。当青年男女双方经过多次“坐妹”(谈情说爱)、对歌,相互了解之后,便互送礼品定情,准备成婚。假若女方父母反对这门亲事,他们就采取“偷亲”的办法。 “偷亲”的那天,女方先把日常用的东西准备好藏起来,然后在家待男方的到来。夜色降临,男方和较好的朋友如往常一样到女方家“坐妹”。深夜,男方告辞,女方装着依依难舍的样子送哥出门,就到藏东西的地方取出东西一同到男家去了。次日,女方父母才知道女儿被男方“偷走”了。第三天,新郎委派一位年高望重的老大爷带着三样礼物──鸡、鸭、蛋,去女方家向其父母报情,赔礼道歉。如女方父母收下礼物,说明他们已基本同意婚事,那就再商量举行婚礼的事;若拒绝,婚礼也就不再举行,到政府登记就行了。这种“偷亲”的婚俗,在苗族人民中流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苗族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一种方式,一直沿袭至今。2011年3月31日,笔者用镜头向你介绍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掌坳村的苗族同胞如何“偷亲”。

 

(李雪)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施秉县举行巴梭第二届刻道文化节暨二月芦笙会
下一篇:千年原生态魅力黔东南(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