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温州企业倒闭现象获遏制 15名跑路老板恢复联系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1-06 10:30:20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上海讯 (记者梁国瑞)昨天下午,温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工作情况。发布会称,近期出现的“群体性的企业关停倒闭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前期“跑路”的温州企业主已有15人回温或恢复联系,部分企业恢复生产。近期未出现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主出走情况,也没有发生企业主跳楼等极端事件。

    此外,会上透露,温州近期将申报“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州市政府、经信委、金融办、社保局、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都派出负责人参加。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俊介绍说,10月初以来,温州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后,民间借贷风波已得到有效遏制。

    几个月以来,起因民间借贷风波,温州不断出现企业家“跑路”事件。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统计,在“跑路”重灾区龙湾永强,仅8月就有20多起跑路事件。“在温州民间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跑路潮实属罕见。”

    据陈俊介绍,截至10月底,前期出走的企业主已有15人回温或恢复联系,有部分企业已重新恢复生产,“如信泰集团已于10月20日恢复生产。”

    陈俊称,温州市政府设立了10亿元市区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信贷资金周转困难。同时,提高企业欠薪准备金额度,对中小企业和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经营困难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缓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等优惠政策。

    此外,温州开始对非法民间金融活动采取严打高压。截至10月底,温州公安部门共立案侦查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38起,涉案犯罪嫌疑人57名,刑拘39人,涉案金额36亿元。

    此前,专家比较一致的判断是,民间金融渠道不畅,是引发此次民间借贷危机的一大根源。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昨日,通报会称,温州近期将申报“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加快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三年行动计划,分批公开向社会招投标设立机构,年内先行启动10至15家,为高位运行的民间资金‘减压’,提供投资出路。”陈俊说。

    此外,温州将出台民间借贷管理实施意见,并全面启动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前三季度12省份GDP过万亿 最发达省份增速最低
下一篇:全国财政收入一年增幅超两万亿 四年翻番已定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