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联合利华重启涨价计划被指已理解中国国情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6-05 11:37:14  来源:腾讯网  

 

    在认罚200万元不足一个月后,联合利华再次重启涨价计划,被业界认为是在“顶风作案”。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联合利华很懂中国国情的表现


    在认罚200万元不足一个月后,联合利华再次涨价备受业界关注。


    近日,联合利华向经销商、零售终端发出调价通知,包括力士、夏士莲品牌的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产品提价10%左右。与此前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被罚不同,这次国家发改委表态,联合利华涨价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官方不会干预。


    显然,官方的认定可能使日化行业此前被压制的涨价计划重启。不过在业界看来,企业敢不敢涨价,最根本的不是政府罚单,而是消费者是否买单。


    压不住的涨价


    “这次调整的主要是力士、夏士莲品牌下面的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个人护理类产品,涨幅在10%左右。这些产品前期都有涨价计划,但倒霉的是联合利华涨价信息发布早了一些,被政府压住了。”一位联合利华经销商表示目前正在进行零售终端的调价。


    3月下旬,联合利华相关负责人多次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被政府部门约谈,其原定于4月1日执行的价格调整也暂缓。5月初,国家发改委以“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为由,向联合利华开出200万元的罚单。


    显然,在这轮日化行业涨价潮中,联合利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实际上,此前宝洁、立白等内外资日化企业都制定了4月份涨价计划,但在联合利华事件后暂停。不过在认罚200万元不足一个月后,联合利华再次重启涨价计划,被业界认为是在“顶风作案”。


    对此,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曾锡文向记者表示,对于价格问题一律不予回应。


    “从企业角度,涨价是必然的,成本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涨。”一位从事日化产品配方的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原材料、包材平均涨了40%~50%,再加上物流成本、人力成本等上涨,估计整个产品成本上升了25%左右。”


    而立白集团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告诉记者,公司原本计划从4月1日起调价,部分产品提价10%左右,但在国家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后暂缓了调整,暂时也没有相关计划。不过他坦言,“提价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带来的压力,目前个别产品已经在亏本经营。”


    博盖咨询董事总经理高剑锋认为,联合利华大部分产品是大众日化用品,毛利率不高,扛不住各种成本的上涨。同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都有市场份额与利润目标,提价是为了确保之前的利润目标。


    事实上,这次是一轮行业涨价潮,而上一次日化行业整体性涨价出现在2008年,由宝洁率先宣布全球提高产品售价引发,原因也是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扬。


    不过联合利华涨价的微妙之处在于它似乎不给政府面子,在收了政府罚单不久就闷声提价了。一位联合利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理解政府面临的通胀压力,所以之前暂缓了涨价,也认了罚不吭声。这次涨价刚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不过最终政府也表态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定价权在企业。”


    而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联合利华很懂中国国情的表现。此前政府约谈、罚款是迫于通胀的压力,政府也明白企业的状况,不可能一直不让企业提价,而当时联合利华受罚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民意支持。


    市场决定的涨价行为


    “企业敢不敢涨价,最根本的不是政府罚单,而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广东飘影副经理黄志东认为。


    联合利华的涨价策略也更多考虑了对手宝洁的因素。这次它提价的夏士莲品牌主要对手是宝洁的飘柔,但夏士莲的定价相对飘柔低,存在提价空间。而力士品牌定位中高端人群,对价格相对不敏感。


    但与直接提价不同,记者从联合利华经销商处获悉,它旗下的洗发水品牌清扬在5月份换了全新的包装,而新品的价格相对旧包装涨了10%左右,因此消费者感受没那么明显。定位于去屑功效的清扬品牌上市以来一直在争夺宝洁海飞丝的市场份额,它不能大胆调价,因为这有可能会将市场拱手让给对手。


    而许晓东告诉记者,即使在联合利华的涨价行为受到官方认可后,立白暂时也还没有涨价计划,“我们要看联合利华调价后消费者的反应,以及整个市场的竞争状况”。据业内人士分析,立白暂不涨价是因为洗衣粉产品占了它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而且消费者对洗衣粉价格敏感,尤其是乡镇及农村市场,所以它涨价而对手没有跟进的话,很容易失去市场。


    事实上,市场决定企业的涨价行为。黄志东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日化企业正通过直接或变相方式实现提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直接提价5%~10%,但怕消费者接受不了,涨幅低于联合利华等国外品牌,同时通过改包装、推新品的方式实现隐形提价。而小公司主要采取推新品的方式,压缩老产品的生产甚至停掉,因为小公司对渠道、终端的议价能力差,而推新品不存在直接涨价的问题。同时行业内还有企业通过减小瓶装规格、减量不减价,甚至降低产品配方标准而保持价格不变等方式来应对。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监管风暴延伸 在美上市中资企业审计方遭调查
下一篇:元代《稚川移居图》拍出4亿元创我国古画纪录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