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钢再曝财务黑洞 被河北民企占用资金近60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5-28 09:15: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中国中钢集团潜在的财务风险,审计署在内部通报时,用四个字来形容——“触目惊心”。

    之前已被曝光的民企山西中宇占用中钢40亿元资金难以追回,其实还不是最大的黑洞。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2010年底,另一家河北民企纵横钢铁集团(下称“河北纵横”)对中钢的最终欠款达到将近70亿元。今年一季度,河北纵横的欠款仍有近60亿元。

    这意味着,目前这家世界500强企业被其合作伙伴占用资金高达百亿。

    “在合作伙伴当中,河北纵横占用中钢资金最多、潜在风险最大,并且由于双方存在很多复杂关联交易,所以有部分占款之前没被审计署查出来。”知情人士向记者解释说。

    之前的5月2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报告称,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为88.07亿元。

    5月13日,国资委宣布免去黄天文中钢总裁、党委副书记职务。如果这一决定来得再晚些,河北纵横和山西中宇占用的中钢资金,可能还将继续增大。

    一位了解中钢内情的人士透露,直到中钢2011年度工作安排会议时,黄天文还在要求追加对山西中宇的投资,并继续稳固甚至扩大与河北纵横的合作业务。这一决策,遭到中钢部分管理层及外部独立董事的强烈反对。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审计署披露的中钢财务、投资、管理等问题,仅为中钢内部问题的冰山一角。随着问题被逐步披露,中钢的上市计划将无限期延迟。

    而“中钢模式”神话亦将终结。这家2003年总资产不到100亿元的钢铁贸易央企,至2010年总资产已膨胀至超过1800亿元。“中钢模式”曾被它引以为豪。

    一位国资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国资委已意识到中钢经营模式的风险,并提醒同类央企引以为戒。

    垫资百亿

    渤海之滨的沧州黄骅港,是河北省数十家钢铁企业争相布局的沿海基地。中钢沧州分公司和河北纵横沧州基地(下称沧州纵横),就在一条公路的两边。

    河北纵横由浙江绍兴人孙纪木创办。据该公司上报给河北省统计部门的财报数据,2010年,河北纵横总资产257.31亿元。

    中钢与河北纵横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沧州纵横项目。今年年初,由中钢垫资、中钢子公司中钢设备承建的沧州纵横高炉三期工程全面投产,至此,沧州纵横板材年产能增至600万吨。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目前沧州纵横总投资160亿元,中钢是主要实际出资人。2007年初开始筹建的该基地,由中钢负责原料采购、进货运输、工程总承包及钢材销售。所需资金,主要由中钢“垫付”,即纵横对中钢的“占款”。

    沧州纵横在黄骅港近1万亩土地,也是中钢凭借其央企身份的优势获得。“沧州纵横原来的选址不在黄骅港,是中钢在黄骅港搞定了地皮建厂,甚至生产什么产品,也是中钢决定的。”知情人士称。

    在对外介绍中,中钢将沧州纵横称之为“沧州纵横黄骅新区钢铁联合企业”。一位中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至2008年8月,中钢已经在沧州纵横一期工程的七个项目上投入近60亿元。

    本报记者获得的中钢会议纪要显示,2008年8月14日,沧州纵横一期工程进入尾声之际,黄天文在中钢经营座谈会上要求,要扩大中钢与河北纵横之间的合作业务。

    随后,中钢集团管理层审批同意了扩大双方合作的计划,即在对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股权价值评估完成前,由中钢向纵横钢铁增加业务额度10.5亿元,其中,中钢设备配件供应业务增加1亿元。

    之后,中钢对纵横的垫资不断追加。

    中钢2008年至2009年间的会议纪要显示,沧州纵横二期工程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是垫资高峰期,需要中钢增加资金额度,“中钢集团公司领导和企业发展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表示,将统一予以考虑”。

    知情人士透露,河北纵横“需要中钢增加资金额度”为40亿元,是由河北纵横董事长孙纪木于2008年8月与黄天文在北京初步商定达成。

    这位人士称,2007年至2010年间,中钢为沧州纵横累计垫资、预付款项超过100亿元,随着部分资金回笼,截至2010年底,占款减至70亿元。

    “纵横模式”

    中钢是怎样一步步身陷纵横泥潭的?

    知情人士解释说,中钢与河北纵横的关系,原来仅是原料和钢材贸易的关系。后来,由于河北纵横欠中钢原辅料、钢材预付款无法偿还,双方遂由债务关系转至融资贸易关系。

    随着双方关系的转变,中钢自身的风险日益累积。

    一位中钢内部人士介绍说,中钢之所以不断增加对沧州纵横的垫资额度,是因为决策层看好沧州的地理位置,认为“其他钢铁企业花巨资将产能转移到沿海,而中钢只需要不到别人一半的资金,就可以控制一个沿海钢厂,并大大增加中钢的业务额”。

    中国钢铁业近年掀起向沿海进军的浪潮,“谁占据了沿海,谁就获得成本优势和产业升级优势”成为业内共识。但只有少数钢企巨头有能力在沿海圈地。中钢这家钢铁贸易央企试图通过对沧州纵横项目的重本介入,掌控一家沿海的钢铁生产公司。

    中钢原来的主业是钢铁贸易,业务规模和盈利空间均受限制,黄天文一心想将中钢往实业方向转型,向钢铁的供应和销售环节渗透,成为“钢铁行业生产性服务商”。

    与河北纵横的合作方式被黄天文归纳为“纵横模式”,并将其视为使中钢实现上述转型的重要实践途径。

    中钢集团的会议纪要中多次提到“纵横模式”,其构想是:中钢以“交钥匙”的方式建设完沧州纵横后,沧州纵横日常所需的原辅料、设备、配件供应、产品销售将继续由中钢旗下各专业公司承担,比如铁矿石由中钢贸易公司供应,焦炭等由炉料公司负责,钢材销售由中钢钢铁公司负责,中钢国际货运将参与原料、产品的物流配送,中钢设备公司则提供部分备品备件的管理服务。

    中钢高层曾向媒体表示,通过中钢的服务,黄骅项目将实现“零库存”生产,钢铁生产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于炼钢等核心业务。

    “纵横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包销模式。中钢以贸易融资的方式投资钢厂,可以规避国资委限制央企主业外投资的规定;另一方面,中钢通过投入资金将钢厂的生产业务与自身贸易业务联结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利益整体。

    2003年至2010年间,黄天文在中钢内部大力推崇“纵横模式”,并将此模式发展成中钢与钢厂之间的主要合作模式。

    当时的中钢决策层认为,中钢可以通过“纵横模式”,不断获得更多钢铁业上下游资源,轻而易举地将中钢业务规模做大。

    中钢的大部分客户为民营中小企业,因为只有缺乏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才愿意将钢材包销给中钢,而中钢有央企天生的融资优势,又急于扩大销售规模,双方一拍即合。

    越陷越深

    但“纵横模式”潜在的风险极大——作为实际出资人,中钢虽然全程包销了合作钢厂除生产以外的所有环节,但中钢对合作钢厂的内部财务、生产成本等,并没有很大的管控权和话语权。

    2007年,一位独立董事最早在中钢董事会上对 “纵横模式”提出质疑。当时,中钢对山西中宇的钢材包销业务出现了亏损。

    这位独董发现,山西中宇与河北纵横存在很多中钢不可控制因素,甚至存在诸多可疑交易,例如该抵销的内部利润没有抵销、该计入的损益没有计入、虚增销售收入等,甚至在2009年,原本资不抵债的山西中宇在中钢账面上居然还存在盈利。

    到2009年,中钢内部对“纵横模式”的反对声更多了。当时,河北纵横对中钢的占款达到高峰,而同时中钢对河北纵横的产品包销却出现亏损。有管理人士向中钢决策层指出,“纵横模式”如操作不当,将给中钢带来灭顶之灾。

    在2009年上半年,中钢数位董事会成员向国资委指证,河北纵横以正常生产、产品畅销的假象继续拉中钢向沧州纵横项目输血。这些董事请求国资委停止中钢的包销业务,将款项尽快追回。

    此外,在操作纵横模式的过程中,中钢还在黄骅港开展了“融通仓”业务。

    “融通仓”是一种物流和金融集成的模式,其物流服务可代理银行监管流动资产,金融服务则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配套服务,目的是解决企业运营中现金流的资金缺口。

    “融通仓”业务曾在中钢内部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这项业务风险很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知情人士称,河北纵横就是通过不断制造资金缺口,通过“融通仓”模式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中钢资金。“河北纵横的占款,一度非常恶劣,令人胆战心惊”。

    愈演愈烈的合作伙伴占款,使得国资委在2008年下半年决定通过调整人事来挽救中钢。

    但此后的一年多里,占款形势未见好转。到2010年初,山西中宇的资金黑洞已由20亿元扩大至40亿元,河北纵横的占款也由40亿元增至近100亿元。

    而中钢2011年度工作安排会议上,黄天文还在要求追加对山西中宇的投资,扩大与河北纵横的合作。在此次会议上,时任中钢总经理的贾宝军等数名中钢管理人士一致认为,“(河北纵横)一旦出问题,中钢将被彻底拖垮。”

    上市梦断

    一位已经辞职的中钢董事对本报记者表示,“(山西中宇与河北纵横的)占款问题一日不解决,中钢就一日别想上市。”

    2008年年初,中钢启动整体上市,并专门成立负责上市工作的“长江项目办公室”。2008年3月20日,中钢设立上市平台中钢股份有限公司。

    但由于山西中宇40亿元资金黑洞事件在2008年曝光,中钢上市计划被迫推延。

    2009年12月,中钢重新申请上市工作,并于2010年8月通过上市环评。然而,由于中钢内部各项财务问题被有关部门发现,中钢上市计划再度遭到证监会否决。

    中钢的财务问题,除了合作伙伴的巨额占款,据审计署5月20日的披露,中钢还存在虚增巨额销售收入、金融和贸易业务亏损、项目投资违规违法等问题。

    而这些都成为中钢上市的障碍。

    “虚增销售收入在资本市场是很恶劣的行为,中钢从一开始就存在这样的行为。”一位中钢二级子公司高管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中钢聘请的上市审计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主动退出审计工作。普华永道认为,无论用何种方式审计,中钢都与上市的要求差距甚远。

    2009年初,中钢股份一位独立董事对中钢决策层直言,如果中钢这样财务混乱、造假严重的公司能够上市,那“实在是对不住资本市场,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由于国资委向中钢股份派驻的5名外部独立董事对中钢经营模式提出质疑,中钢还曾试图专门开会对这些独董进行“洗脑”,会议内容是由中钢管理层讲述“中钢模式”如何强大。

    但中钢高管的讲述进行了不到半小时,一位独董就打断讲话并提出质问,“按照你的说法,中钢应该每年盈利上百亿,那为什么现在公司这么艰难,负债这么高?”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历年的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中钢领导重点提到的是营业收入数据,而几乎不提盈利情况。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中钢虽然主营业务收入膨胀至1860亿元,但主业实际亏损近4亿元。中钢递交给国资委的财报上,销售毛利率远低于同类企业。

    随着黄天文被免职,中钢的经营计划正在调整。本报记者获悉,5月13日上任的新总裁贾宝军,在中钢内部已不再提上市计划。

    “他(贾宝军)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河北纵横的问题,避免河北纵横发展成山西中宇这样的毒瘤。”一位中钢内部人士对本报称。

    一位中钢董事告诉本报,贾宝军自2010年2月被国资委“空降”中钢以来的这一年多,几乎所有精力都在处理河北纵横的占款问题,他要求“举全集团之力”减少与河北纵横的业务及资金往来,并提出“每年从河北纵横收回至少10亿元资金”。

    但直到现在,中钢尚未对沧州纵横项目形成完备可行的风险应对预案,也尚未找到如何处理山西中宇40亿欠款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大旱重提三峡争议 国务院规划后续投资1239亿元
下一篇:个税修法殃及合伙制企业 超过10万要缴35%个税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