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消息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是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着力点。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银监会将继续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精神,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
近年来,银监会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余额751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部房产开发贷款增幅8个百分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余额198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部个人按揭贷款增幅10个百分点。
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银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却遇到了巨大的瓶颈。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虽然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来主导,但是其贷款方面仍存在风险,例如保障性住房的资本金应该是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出,国家规定要求必须有20%的资本金,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由于财力紧张或者其他原因,资本金并没有足额到位,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这部分需要财政政策做好资金配套。
相关银行人士也坦言,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政策性的工作,但是商业银行根据商业行为去做,就需要寻找长久的商业可持续性。目前,开展保障性住房贷款工作中,确实遇到风险缓释不足、还款保障难以落实等实际问题。
对于未来投向保障性住房的贷款额,通过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及银监会的表态,不难发现,这部分是未来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向,各大银行必然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这部分的信贷支持力度。但是,上述银行人士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只能通过倡导、呼吁等方式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保障性住房,却没有强制性的手段,银行关键是看保障性住房的商业可持续性,比如项目本身质量、中央政策的支持力度等,再判断是否跟进贷款。(李丹丹)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