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观览(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1-22 09:24:55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凝聚文化力量 奏响经济强音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观览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观览(图)

  阿浓的苗家乐每年接待游客达7万多人次

  【镜头延伸】

  一寨2000余人吃“旅游饭”

  “现在你们看到的是西江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它采用的是全木质结构……。”11月17日,漫步西江千户苗寨,导游清脆的解说不时在耳边响起,身边走过一拨拨挂着相机,操着外地口音的旅游团。

  “像这样的平常天,来西江旅游的游客每天都有上千人,节假日还能达到上万人。”西江镇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以旅发大会为分界线,西江景区“农家乐”接待户从旅发大会之前的40户发展到现在的138户,增长2.45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75家,增加1.68倍;宾馆客栈从3个发展到8个(其中二星级宾馆1个),增加2.7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18家,增加1.25倍;从事银饰、服装、摄影、出租苗衣等农户272户;茶楼酒吧从无到有,现有茶楼酒吧5家;歌舞表演人员从20人发展到近300人,增加14倍;服务从业人员从260余人发展到800余人,增加3.08倍。

  据统计,现有农户1330户,原住居民5414人的西江苗寨目前直接参与旅游的农户已达516户2100余人。2009年,西江接待游客达6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财税收入达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50元上升到2009年的432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全部人均收入的48%。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西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雷山县及周边县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凯里市宾馆酒店借助西江旅游业的发展入住率提高了30%。雷公山、郎德等景区旅游产业也随之升温,带动了开觉卧龙坪原生态旅游观光风景区的开发和麻料银饰品加工等民族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西江周边大龙、脚尧、干荣、营上、连城等村寨的茶叶、蔬菜、养鱼产业等规模也不断扩大。

  【乡村发现】

  农民变身“董事长”

  “我自封为董事长,下面还设有总经理、董事长助理、采购经理等。”说这话的苗家女阿浓脸上始终带着爽朗的笑容。

  阿浓名叫李珍,阿浓是她的苗名,凡是到过西江旅游的游客大部分都知道寨子里有一个阿浓苗家,里面有一个热情爽快、能歌善舞的女老板阿浓。

  11月17日中午时分,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寒风瑟瑟,与冰凉的天气截然不同,座落在西江主街外面的阿浓苗家却热闹非凡。木楼二、三层偌大的大堂里杯觥交错,坐满了前来用餐的游客,身着盛装的苗家小伙正起劲地吹着悦耳的芦笙,苗家姑娘唱着动听的苗歌,游走在游客中间敬献香醇的米酒,欢歌笑语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两百游客用餐。”阿浓说她都没想到自己的生意会这么好。

  事实上,某种程度上,阿浓的成长轨迹就是西江千户苗寨变迁的缩影。

  今年36岁的阿浓跟寨子里很多人一样,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卖过豆浆油条,摆过银饰小摊,也曾紧随“打工潮”到广东、深圳等地打工多年。

  2001年,阿浓和丈夫一起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买了两间小屋,开了一家小小的百货店。也就在这个时候,雷山开始大力发展旅游,西江被关注度日益提高,断断续续有背包族、驴友、写生的师生前来游玩,寨子里开始兴起了工艺品店,阿浓也投资了2000元钱开了一家苗绣坊,专门卖一些刺绣、蜡染、银饰等工艺品。

  随着游人越来越多,眼光精准的阿浓又在自己的两间小屋里搞起了住宿。

  农民变身“董事长”

  阿浓说,经营小屋的那段日子使她受益匪浅,她不仅交上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从与他们的交谈中领悟到了西江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

  在经历与朋友合伙开办农家乐的分分合合后,2006年底,阿浓砸下了自己积攒多年的25万积蓄,又贷款40多万元,和家人一起开始筹建属于自己的阿浓苗家。漫长的一年多工期后,在雷山县旅游局、经贸局等部门的扶持下,2008年4月,能提供84个床位,接待容纳200多人同时就餐的“阿浓苗家”正式开张营业。就在这一年9月,第三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举办,西江知名度迅速打开,成了国内外游客竞相前往的旅游目的地。

  “阿浓苗家”也趁此机遇赚了个盆满钵满,据统计,仅旅发大会期间和随后的“十一”黄金周,“阿浓苗家”实现销售额18万元,纯利润近10万元。

  2009年底,阿浓一次性还清了银行贷款40多万元,到今年10月,阿浓苗家已盈利4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个,年接待游客达7万多人次。

  【路径纵览】

  “八五”、“九五”期间:黔东南旅游业“打基础、创牌子、树信誉、上水平”阶段。

  “十五”期间:黔东南景区开发建设实施“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分期实施”阶段,以南线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旅游区“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和北线自然山水风光旅游区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十一五”期间:黔东南实施精品战略发展阶段,围绕“四圈一区”产业布局,提出“城镇围绕旅游规划、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宣传围绕旅游包装、经济围绕旅游搞活”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4个精品旅游景区:以凯里为中心的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以云台山为中心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以仰阿莎湖为中心的苗侗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精品景区;以黎从榕优先发展区为中心的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区。

  “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把黔东南打造成原生态民族苗侗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具体指标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76%;入境游客人数20万人次,年均增长14.87%;旅游总收入215亿元,年均增长13.33%,旅游增加值约占GDP的10%。

  【记者观察】

  文化与经济的激情共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之根本,是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依托所在。”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时常强调这句话。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占全州总人口的80.7%)的自治州,黔东南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中,孕育了古朴与多姿、神奇与唯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建筑、服饰、语言、节日、习俗、饮食、婚俗、祭祀、歌舞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参与性之强都十分罕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全州3299个民族村寨,让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在探索如何将黔东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上,黔东南州委、政府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走出了独属于黔东南的特色之路。

  保护与开发,从来都是矛盾对立的两面,走好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木在黔东南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该州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方面,黔东南对优秀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及时抢救、充分保护。通过实施“四个一百”工程(10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护工程、100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工程、100个原生态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护工程)和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申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定职称级别、在大中专院校开设原生态民族文化专业培养原生态民族文化人才和传承人,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保护传承和大力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原生态民族文化在黔东南大地代代相传。

  在开发方面,重点从构建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开发体系入手,将促进旅游富民与群众自觉参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文化展示等旅游产品,深入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银饰、食品、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努力形成设计、加工、销售一体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黔东南旅游大发展之前,黔东南很多苗族姑娘和小伙子觉得说苗语、穿民族服装是一种落后的表现。随着前来黔东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原生态的东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他们又重新说起苗语,穿起民族服装来,并觉得这是件很自豪的事情。

  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在黔东南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与经济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

  作为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核心的黔东南乡村旅游,近年来已开发出了民俗型、歌舞型、修学型、游乐型、科考型、康体型、节庆型和博物馆型等15个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产品。凯里的南花、麻塘,雷山的郎德、西江,从江的岜沙、小黄、银坛,黎平的地扪、肇兴,榕江的车江,台江的施洞等一批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体验旅游、乡村修学旅游和乡村度假旅游等主题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日趋成熟。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黔东南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12988户,乡村旅馆从130余户发展到480户,乡村餐馆从50余户发展到2771户,乡村手工艺作坊从390余户发展到5931户,旅游运输从业户从10余户发展到1762户。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924人,间接从业人员56614人,旅游脱贫人数占本地居民人数的31.36%,全州有35000多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

  2009年,黔东南全州共接待游客1400.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549.36万人次,占39.22%,乡村旅游收入24.19亿元,占24.17%。

 

(陈丹 熊诚)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斗狗闹苗年(图)
下一篇:专家赞三龙侗寨:不愧为"民族文化瑰宝"胜地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