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通讯员 周志光 摄影报道)贵州、广西同处于祖国的西南部,山水相连、习俗相近、人文相通,两省(区)双方交往源远流长,感情十分深厚。多年来,两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11月13日(农历10月初八),贵州黎平城中休闲广场活动中心苗族情歌绵绵,芦笙阵阵,笛子声声,苗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相聚在高耸的鼓楼下,人头颤动,热闹非凡。这里正在进行的贵州黎平——广西融水苗歌友谊交流会就是两省(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一个缩影。
苗族是一个古老、勤劳、朴实、勇敢的民族。苗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本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苗族情歌对唱、吹芦笙、吹笛子、武术表演等就是最具典型的苗族文化代表。
“远亲不如近邻。当前黔桂两省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苗族文化既面临重大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弘扬苗族文化需要加强合作;应对挑战,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更需要加强合作。”广西融水县苗歌协会副会长梁翠荣一番话,表达了广西谋求加强黔桂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苗族青年都不会唱苗歌、不会吹芦笙和吹苗笛,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苗歌交流会,其目的在于加强苗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地苗族同胞的友谊,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一位年近七旬的黎平籍苗族寨老如是说。
畅叙情谊,共商合作,其情切切,其意殷殷。两省区苗族同胞达成共识:全面加强黔桂合作,造福两省区人民。现在开通了苗歌友谊交流会“绿色通道”,是苗族同胞的一件大喜事,这样的交流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经常开展下去。让国内外的游客都能体验苗族风土人情,领略苗族精华服饰,聆听苗歌天籁之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