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村民们从侗寨赶来放歌(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8-15 10:18:20  来源:新民晚报(上海)  

 

村民们从侗寨赶来放歌(图)

  ——记13日晚黔东南州演员在世博园区的演出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组成150多位演员参加的庞大阵容,昨晚在浦西园区绿地广场上演了一台大型歌舞《天歌神韵》。从侗族大歌,到苗族飞歌,来自山野村寨的歌声回荡在黄浦江畔,犹如在世博园区拂过阵阵朴实自然的清新之风。

  姑娘们戴银饰、穿彩装,走上舞台洒落一路碎铃声;黑衣小伙连蹦带跳,浑身透发出憨厚的劲儿。别看《天歌神韵》只有短短90分钟,此起彼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却各有特色。小黄村的九姐妹站定之后一张口,齐齐整整的侗族大歌便跌宕起伏唱响在耳畔。州民族歌舞团副团长白晓光是侗族人,他告诉记者:“侗族没有文字,大歌通过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至今。我的外祖母就是一位歌师,我从懂事起,就记得她每年走村访寨传习歌艺。当然,我也在耳濡目染之中,开始了侗族大歌的传承生涯。”

    虽然热浪逼人,但侗族、苗族的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都毫不含糊。73岁的老艺人唱出了充满沧桑感的祭祀歌声,女声的高音突然锐利喷发,《水·鼓·舞》展示了苗民祈雨的古老场景,歌声的对比和舞蹈的力量散发着现代艺术的魅力。白晓光介绍说:“黔东南地区眼下正处于农闲阶段,150多位演员大多是自治州下属6个县的各族村民。这些歌和舞,都是大家平时在村寨里、赶圩时唱惯了跳熟了的,所以是真正的原生态。”

  童声大歌、女子大歌、多声部情歌、琵琶歌……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古瓢舞……《天歌神韵》为世博会的游客们展开了一幅幅民风民俗画卷。细细品味飞扬的歌声和舞姿,可辨别出演唱技巧有复调组合,也有真假声结合,有率直的高亢,也有委婉的轻吟,题材也千姿百态,但演唱主题却都围绕着内心情韵的抒发,还洋溢浓浓的幸福感。

 

(杨建国)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中国地扪.生态博物馆论坛在黎平地扪村举行
下一篇:七夕情歌•龙舟节仰阿莎湖上赛龙舟(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