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通讯员 杨清雷 摄影报道)在三穗县城东32公里等溪公路里边矗立着一高大牌坊式古建筑物。该建筑为纯青石料打造,重檐四柱三横三间,面宽4.56米,高4.3米,进深1.5米。每根门柱前后有鼓型花纹石雕。石坊顶上正中刻有"圣旨"二字直匾,石匾四周镂刻有五龙抢宝,双凤朝阳图案;石门上中阴刻:“贞寿坊”三个大字,右题小字:“贵州巡抚部院吏题奏”,左题小字:“杨门龙氏 道光贰拾柒年冬月立”;左右两边横栏上分别题有官职、品位、杨氏宗室字背姓名等;每根门柱上前后分别阴刻有歌颂、吊唁联句,从字句和落款为其后代和门生所题。
整座石坊石质细腻、雕琢精巧、多属镂雕,造型雍容典雅、图像逼真,为传统“山”字型宫殿式建筑。特别让人赞不绝口的是整个牌坊上的八仙浮雕、奇花异兽等图案造型生动、人物表情神态极为传神,衣带飘舞的情景活灵活现,有情有节,古意盎然。
观其建筑庄严肃穆,欲为壮观,叹之造艺精湛,无与伦比。察之雕物字端,彷如亲历目睹一宗家族兴衰经过,人生悲哀泪史。细看之,品读之,过目不忘,感触至深。
对于该“贞寿坊”在三穗县志没有详细记载,在民间也未有典故流传,此坊主人因何保贞守节,朝廷又为何给其殊荣立坊歌颂,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该牌坊镌刻的字意和人物图案与其他地方的“贞节坊”、“节孝坊”造型大同小异,其意一样,是当时朝廷用来表彰一些封建女子对自己的丈夫坚贞不渝,或死了丈夫长年不嫁,或自杀殉葬,一生烙守贞节而符合当时年代的道德要求,流传的特异事迹,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以示后人,垂古纪念。
可以说,每一处牌坊下不光是埋葬了一个活陀陀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充分反应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妇女精神的束缚,封建礼教对妇女心身的摧残。
此“贞寿坊”牌坊历经多少风雨,至今保存完好。三穗县把它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存在,对研究明清以来我州的人文、民俗等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