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剑河苗族飞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名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5-25 12:47:3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夏永忠)文化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剑河苗族飞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榜上有名。
 
 
    苗族飞歌主要流传于剑河县革东镇、岑松镇和台江县施洞镇一带。它既可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演唱,也可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游方场”上唱,还可在山涧田野忙农活或游玩时演唱,大都是见物即兴,现编现唱。
 
 
    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苗族飞歌中以剑河革东镇所在地的飞歌最为优美。由于高音部分全部使用真嗓发音,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穿透力强,有很强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到。
 
 
    剑河《革东苗族飞歌》曾代表贵州队亮相青歌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2008年革东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苗族飞歌)之乡”,2009年9月剑河《革东苗族飞歌》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苗族银饰饰品种类繁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有银冠、银簪、银耳环、银耳坠、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等几百种,富丽堂皇,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苗族银饰的加工,每一件饰品都要经过银匠手工精心铸、锤、凿、镂、敲、编、缠、刻、雕、纹而成,银饰面上还镌刻着各式各样图案,造型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内容来源于苗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清水江沿岸的风俗人情,以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为主。每一种银饰模型与另一种模型、模型里的图案与另一个图案都特点鲜明,互不雷同,栩栩如生。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古城新韵——解析镇远旅游发展轨迹
下一篇:雷山《南猛芦笙舞》荣获“群星奖”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