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苗族筚路蓝缕"暗藏"芦笙中芦笙已不仅是乐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3-03 23:20:3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苗族筚路蓝缕

    本港讯 (记者 杨骥 摄影报道)甘囊香芦笙节迎接圣笙仪式在甘囊香芦笙塘举行,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州政协主席、凯里市委书记杨正明出席了迎接圣笙仪式。

    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芦笙有这崇高的地位,早已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苗族人民几千年来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是源远流长的苗族文化符号。甘囊香芦笙会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民族民间芦笙会,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成为苗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每年的芦笙会期间,都有数万人前来观看,场面甚是壮观。凯里市委、市人民政府举行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旨在将蕴藏于民族民间的文化与政府节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际芦笙节的历史文化内涵。

    迎接圣笙仪式的举行,标志着2010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正式拉开帷幕。

苗族筚路蓝缕

苗族筚路蓝缕

苗族筚路蓝缕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从《相约甘囊香》看我州原创音乐
下一篇:20名民间艺人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