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岑巩发现古代炼硝遗址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2-16 09:35:40  来源:金阳时讯-贵阳晚报  

 

    据贵阳晚报消息 近日,黔东南州岑巩县文物普查部门在该县天马镇云门洞洞口发现了分布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古代炼硝遗址。据有关专家初步查证,除六盘水大硝洞炼硝遗址外,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单洞炼硝规模最大的炼硝遗址,国内罕见。
   

    该遗址地处岑巩县大有乡和平寨背后山上悬崖绝壁下,山势险峻,进出不易。洞口高约30 米、宽50米,原筑土墙封堵。洞内前厅比洞口更为高而宽敞,在2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内布满了数十座用黄泥垒成的炼硝堆,场景非常壮观。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14堆。每堆占地面积约50-100平方米。其高度依洞内地势而建,高3至9米不等。每堆设置5至8口炼硝锅,远观呈“蘑菇堆”状。炼硝锅虽已消失,但支架硝锅的泥“锅炉”还在,“锅”内积满尘土。其口径界于1.2至2米之间。据炼硝遗址规模推算,每日从事炼硝的人员约100人以上,日产硝量约300斤左右。
   

    从立于清嘉庆年间的“禁硝管理”碑文上显示,该炼硝遗址应建于宋至明代,清嘉庆年间还有人使用,对研究宋元时期岑巩乃至黔东南地区的历史、政治、军事等均有重要意义。

 

(杨涛 周良东 吴如雄)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职称农民”受热捧
下一篇:“一会两节”主会场(黎平)活动安排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