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杨德诗词集《金声玉律》
○ 杨正明
听说同窗老友杨德又要出诗集了,我非常高兴。我很喜欢读诗,更喜欢读朋友的诗,读诗会得到智慧的感悟,艺术的享受。读友人的诗,更会有心灵和感情的交流。
前几日老友杨德约我见面,嘱我为他的新诗集题上数言,弁诸卷首。记得我曾在他的诗集《古韵今歌》中写了篇不成序的序,现又受命捉刀,深恐引喻失当,唐突上品,尽管心存顾虑,但以知己之诚,却之不恭,还是兢兢为之,勉强应命了。
如果说诗集是美丽的花朵,那么,诗人就是长出花朵的生命之树。凡认识杨德的人都知道,这个已届知命之年、一脸虔诚的诗人,谦和、敦厚、勤勉、认真、严谨、执着,他就象秋风中的一簇青竹,清爽而又有节,坚韧而又可敬,其风骨和精神令人可赞可叹。我与杨德曾是贵州民院的同窗,相识已有二、三十年了,在这些年的交往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做诗的学问。他是那种心地纯洁、世情淡泊、敦厚朴实、惟学是务的可佩之人。自从民院毕业后,诸位同学各奔前程,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与拼搏,很多人在仕途上取得了成就,而杨德仍是“翰墨吟诵诗共酒,花开花落自悠游”。虽然他未曾“登车揽辔,澄清天下”,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然而在风雷激荡、艰辛曲折的数十年间,其诗情逸兴并没有像浪花一样杳无声息地蚀没,而是籍其灵根夙慧,随宜点染,尽情将自身的才学、才力、才气一一都在诗作中展现出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只要擅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加上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比较杨德的上一本诗集,这本诗集的题材更加广泛,写作更加自由,用情更加专注,思想也更加深刻。杨德此次辑录的诗作包涵绝句、律诗、词和对联,通读这些诗词不难看出作者纵接千载、横通万里的思绪和才情,这得益于他的学思聪敏,也得益于他多年来对诗词创作的执着与磨砺。杨德是一个勤奋的人。多年来,他每日悬腕不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分昼夜的潜心修炼,终于写就一篇篇锦缎华章。他工于读书,勤于思考,精于创作,善于淘染先贤的智慧,增益自己的头脑,借助国学的滋养,浸润自己的心田,其诗作富清气,见灵气,显和气,有神、有韵、有象、有势、有体、有味,已臻舒展有序,流畅自如,自成一家之奇。作诗先做人,墨痕即心痕。这本诗集承载着杨德近年来的心路历程,如何在烦扰中寄情山水,如何把人间烟火的生活体悟浓缩于诗行,此中有真情,有志趣,有生活点滴,有人情事故。他的诗,新奇而精巧,清新而自然,淳厚而亲切,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伟大,也可以看到诗人内心的律动和心灵的感悟。“诗言志,歌永言”。好的诗歌都是物、情、言的三者交融,即使是描景状物,也是寄托了诗人的爱恨情愁,杨德将自己的人生萍影呈现在他的诗作之中,为时代精神而歌,为生活感悟而唱,无不是自身心境的沉吟与飞飏。读杨德的诗,不禁会让你感染上一种奋发向上、关爱生活的思想情愫,也会激发出一种热爱桑梓、关切民生的社会责任。
在这秋意渐浓的日子捧读友人的新诗集,与友人一道分享收获的喜悦,是一件甚感惬意的快事。生活处处皆诗情。在此,我衷心地祝愿杨德植根于黔东南这片文化沃土,创造出更多更优美的诗篇出来,相信人生的无限风光总是展现给那些勇于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人。
作者系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
2009年9月9日
附杨德诗词两首
七律 开放鲜花朵朵妍
庆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作
三山推倒六十年,赤县如今变舜天。
继往开来歌盛世,承先启后写佳篇。
改革硕果人人乐,开放鲜花朵朵妍。
港澳双双均已返,三通台陆盼团圆。
沁园春 春满人间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作。
六秩光阴,
赤县神州,
旧貌新颜。
靠中华儿女,
勤劳勇敢;
高端院士,
科技精研。
两弹隆隆,
一星闪闪,
七号神舟又上天。
收港澳,
洗百年雪耻,
告慰先贤。
台湾现未回还,
个个盼通宵睡不眠。
喜同胞兄弟、
互相来往;
峡边姐妹,
拥抱团圆。
共建家园,
同匡社禝,
你我和他共献言。
金瓯固,
看河山锦绣,
春满人间。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