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探秘大山深处神秘亻革家(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0-14 09:17:23  来源:金黔在线  

 

走在山路上的亻革家迎亲队伍
 
坐落深山的亻革家村寨
 
亻革家劝酒,别有风味
 

    据金黔在线消息 在贵州重安江两岸的贵州省黄平县和凯里市一带,集居一支鲜为人知的弓箭部落群体,他们就是自称为“哥摩”的亻革家人。史料记载中多称他们为“亻革兜”族,社科界泰斗费孝通先生早在1952年就撰文指出:“亻革兜是一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中之少数,是古代僚族的后代。” 8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平县重兴乡望坝村的亻革家村寨,用短暂的时间领略了神秘的苗家风情。

亻革家人热情真挚的迎宾礼俗
 
进亻革寨先吃肉
 
热情的亻革家同胞
 

    进入村寨时,恰巧遇到送亲的亻革家队伍,唱着我们一个字都听不懂的山歌走在通往村寨的山路上。迎亲的亻革家男子挑着大大小小的嫁妆,女方的家人往男子背后粘糯米饭,这是我们之前在其他民族没有见到过的。当地人告诉我们,糯米饭粘得越多代表队办这门亲事的亻革家人越有钱,而且粘糯米饭还代表着真心真意“粘”在一起。

头顶“太阳”的亻革家头饰
 
亻革家同胞欢乐的跳花场
 

    站在山坡顶上,往任何一个方向看几乎都是一片迷离,亻革家村寨就坐落在这里。走到村寨口,我们接受了亻革家人最真挚的迎宾礼。亻革家人迎宾有三道关,喝酒、吃肉、吃糯米饭。最有趣的是喝完酒以后,亻革家人也会像附近的苗族人一样在游客额头或两颊用红色上一个大大的印记。

坚信自己是后羿后裔的亻革家人
 
八十高龄的亻革家老人仍然能够绣出精美的刺绣
 

    亻革家人自称是后羿的后裔,自古以来都在自家的神台上摆放着弓箭,以此祭祀和缅怀祖先,亻革家男人视弓箭为生命。而亻革家女性平时依然身着蜡花衣,头顶白色的巾帽,配上鲜红色的条饰,并在脑后垂着红缨,帽檐在耳朵两边撑开,像战时的头盔,而头顶上锥形的银簪就像后羿射日的那根箭一样插在头上的红色圆盘上。革家人喜欢艳丽的颜色,就连腰缠的围裙,脚打的绷带,都是红色作装饰。

载歌载舞的亻革家人
 
竹筒喝酒,这可是亻革家独有的
 

    除了服饰,他们还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信仰和礼仪语言。黄平当地与亻革家人邻居的苗族人告诉我们,在当地,亻革家人能听懂苗家话,而苗家人是听不懂亻革家话的。亻革家的存在仍然是一个密,虽然他们暂时被归入苗族,但确是一个未被识别的民族,所以只能以“家”相称。

爱美的亻革家尤其喜欢鲜艳的颜色
 

快乐的亻革家人

 

 
亻革家人用“唱”交流
 

    过去的亻革家人在大山里深居简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亻革家人走出大山,在留存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地与现代社会交流着。在亻革家寨里,大人小孩都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歌舞飞扬的亻革家寨子已成为当今乡村旅游的热点,越来越多的非亻革家人来到这里,体验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文化。

祥和的亻革家村寨
 
祥和的亻革家村寨
 
 
(吴蔚)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吊脚楼画派用画笔展现美丽黔东南(图)
下一篇:黔东南州原创音乐学会赴黎、从、榕采风(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