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龙网消息 在贵州丹寨县石桥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并被列为今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迎世博黔东南原生态媒体采风团”的受邀媒体,记者在黔东南州丹寨县石桥村了解到,村中200多户人家中,从事造纸业的就有40多户,至今保留着原始的家庭作坊和全部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工艺世代相传。
鲜花草纸古法制作程序多、工艺复杂,该村造纸艺人王兴武的作坊平均每天制作100余张鲜花草纸。鲜花草纸由于超薄型的纸纤维显露出来的花草造型美丽自然,栩栩如生,纸张长期不变色,深受客户欢迎,产品远销香港、深圳、厦门等地,出口美国、法国以及东南亚等,仅此一项年纯收入可达20余万元。
黔东南州旅游局副局长张远卿介绍,石桥白皮纸制作工艺属唐代造纸工艺,它是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族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丰富树皮、杉根和清澈的河水为原料制作的。石桥村古法造纸作坊是当今保存完好的造纸“活化石”,今年8月23日,作为“上海世博会贵州宣传周旅游推广活动”的内容之一,丹寨县石桥村的国画古纸在上海进行了展示,下一步还要在全国进行宣传和推广。
(卞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