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黔东南日报消息 熟悉凯里的人都知道,仰阿莎广场一到周末就人山人海。虽然近日夏日炎炎,但仍有众多顾客在琳琅满目的各类饰品中往来穿梭,场面好不热闹
传统也时尚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从一个热心摊主吴姐那里了解到,她做民族手工艺品生意十四年了,手工艺品都是由自家手工制成,现在顾客的要求提高了,不仅要有民族特色,而且还要实用美观,在传统工艺上注入了更多时尚新潮的元素,比如包包,以前只有肩挎和手提等比较简单的款式,现在有肩挎手提双用包、里外两用包、折叠钱包、小钱袋等;以前包包的设计都用单层布做成布袋状,现在的包包,有的包里有硬的衬子,有的镶有特制的包边,把包包衬成了方枕状、梯形体状、月牙状等。吴姐说还常有人上门订货,工艺品的样式由顾客和她们商量着设计图案花纹,这些时尚的手工艺品和“顾客至上”的理念让她的生意越来越火。
剪纸大世界
一个小小的摊位前,游客格外拥挤。摊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苗族阿婆,她所经营的是刺绣模板剪纸。据这位阿婆介绍,她来自台江施洞,从十三岁开始从事剪纸设计,至今已经有几十年了。全国各地常常有人慕名而来,请她帮忙设计图纸。她所设计的剪纸受到外国及香港游客的喜爱。据了解,这样的剪纸图案每套能卖到两百元以上的价格。苗族阿婆家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手机订货品
记者在市场里很快被一位身穿苗族服饰的妇女所吸引。她正对着手机说:“你要的蜡染我都按你的要求做好了,你快过来拿吧。”青年很快赶到,随便打开一幅蜡染看了看,满意地把660元钱给了苗族妇女。
“现在生活条件逐步好转,寨子里大部分人都用上了手机,有些老顾客要买蜡染打个电话订货就行,不用像以前一样每星期来回跑。”苗家妇女告诉记者。该妇女来自榕江县塔石乡,来该市场卖蜡染已有10余年,以前每星期来市场卖蜡染来回要花上三十多元车费,既浪费车费又浪费时间。但自从用上手机后,老顾客买蜡染大多打电话预定,改变了以前的经营方式。
(龙晓慧 杨菁 杨玉婷 银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