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黎平县:科学测产助力粮食安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9-17 09:56:4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满地金黄,一缕稻香。时下正值金秋收获季节,在黎平各地掀起了水稻丰收的热潮。为全面掌握我县水稻生产形势,科学、客观、正确的评定水稻产量水平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生产指导的科学性,保障粮食安全。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国家统计局黎平调查队、县科技服务中心和黎平侗乡米业等粮食生产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粮食测产验收。

  在罗里乡沟溪村一处免耕稻田基地中,通过对自然稻3号、6号实地测产,在田头、田中、田尾随机抽样五个点,每个点1平方米,平均每平方有穗222.4条,平均每穗总粒数159.6粒,实粒数137.1粒,结实率85.9%,抽样实割五个平方,平均每平方出谷0.65kg。全割全测0.71亩,出田谷289.67kg,折干亩产达334.03kg。省级科技特派员石承义介绍说:“这两个品种我们又叫免耕稻,可在人工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获得不错的收获,甚至可以旱种,理论上比较适合我县山区梯田水资源较为匮乏和农村‘三留守’人员较多的地方,因为刚开始在我县试验,所以对这个品种在我县是否值得推广一开始我们也还是存疑的。但是通过今天的测产结果来看还是挺理想的,再加上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农业订单,出田稻谷价格可达4.00元/kg进行收购,高于保护价0.40元/kg,亩产效益比其他杂交水稻增收500余元,给种植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接下来再进行推广便没有太多顾虑了。”

  在茅贡镇地扪村,由于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产粮基础,黎平侗乡米业公司在此创建优质稻示范基地,并在该基地安装了监控设施,全程监控水稻种植过程,杜绝农户乱施农药、化肥等现象发生,完全依靠基地内和周边农户牛圈(棚)里的农家肥进行施肥,确保了粮食品质安全,也让二十余座牛圈(棚)成为了基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黎平县近年来还大力推广特色水稻(紫米、红米)种植及“稻+”综合种养。在著名的红军桥坐落的高屯街道少寨村,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村建立了100亩特色水稻(紫米、红米)种植基地,经测产该基地亩产在450kg以上。在中潮镇上黄坝区,“稻+鱼”综合种养取得优异成效,经测产,每亩投放鱼苗5.5kg,最高亩产达31.25kg,平均亩产23.4kg。

  2021年,黎平县粮食种植总面积达44.35万亩,预计产量15.97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77万亩,预计产量13.81万吨,“稻+鱼”“稻+蛙”实施面积19.5万亩,“稻+鸭”项目实施2万羽,在2020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稳中有升的目标任务,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任强)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黎平县政府政务中心:在职党员进社区,暖心服务获好评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