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国家发改委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 贵州获5个名额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9-11-21 11:02:15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提出在福建、江西、贵州等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西藏及安徽省,选择50个县(市、区)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其中,贵州获5个县试点名额。

  近年来,我国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不断拓宽,资金规模有所增加,但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使用不够精准、激励作用不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和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特制定本方案。

  关于工作目标,方案提出,到2022年,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升,生态保护地区造血能力得到增强,生态保护者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根据方案,试点任务包括以下四项: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要引导和鼓励其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协调统一。要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方式,优先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成生态保护人员。

  推进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推进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加强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完善重点流域跨省断面监测网络和绩效考核机制,对纳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的流域开展绩效评价。鼓励地方探索建立资金补偿之外的其他多元化合作方式。

  发展生态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空间管控规则和特许经营权制度,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地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制度化。出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厘清生态保护补偿主体和客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规范生态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明晰资金筹集渠道,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制度化和法制化,为从国家层面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积累经验。

  关于工作程序,方案提出:

  确定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西藏及四省藏区、安徽省,选择50个县(市、区)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具体省份及试点县名额见附件)。试点县应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优先选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省级发改委按照确定的名额和要求做好试点县的筛选工作,在本方案印发1个月内,将试点县名单及选择依据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报材料,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报送生态综合补偿实施方案。省级发改委组织各试点县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实施方案,系统梳理和总结现阶段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问题,按照因地制宜、有所侧重的原则,确定本地试点任务重点,研究提出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的主要思路和政策措施,明确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在试点名单印发3个月内将实施方案报国家发改委。

  做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各试点县人民政府是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做好试点政策宣讲和工作督导,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要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试点的组织协调,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要及时总结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经验,每年向省级发改委报送有关情况。要做好试点工作风险防控,制定风险预估预判方案,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支持。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要将试点县作为安排重点,与相关领域生态补偿资金配合使用,共同支持试点县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西藏及四省藏区试点县的支持力度,尽快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亚行、世行等国内、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对接,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此外,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试点评估、加强宣传引导等三项保障措施。

  延伸阅读:贵州为何能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将贵州、福建、江西三省纳入首批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原因是这三省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贵州为什么能入选?《意见》中说,生态基础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贵州自然、矿产资源丰富,据统计,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6位,森林覆盖率达50%,生物种类繁多。境内河流众多,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全省国土面积的65.7%属长江流域、34.3%属珠江流域,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除了生态环境优势,贵州近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可以说打造了一个“贵州样本”,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改革为动力,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植于心。

  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成以绿色为底色、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为基本内涵、全域为覆盖范围、以人为本为根本目的的“多彩贵州公园省”。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网上竞拍名酒后又不想要了 结果倒“赔”5万多元
下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杨兵、夏清波任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