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贵阳市纪委监察局召开新闻发布,向媒体通报了2017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情况。
据贵阳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宁康介绍,今年以来,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突出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两个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
坚持层层传导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对履责不力的7个党组织、6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的党内问责;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开展约谈372人次,问责69人次。
二、推进全市政治生态向上向好
在抓早抓小“正歪树”方面:层层设防、级级阻挡,常态化开展预防提醒、询问示警、纠错诫勉、问责处分等4类约谈(谈话)。1至6月,全市共约谈29004人(次),其中县(处)级889人,乡(科)级6577人;开展预防提醒谈话27813人,询问示警约谈430人,纠错诫勉约谈518人,问责处分约谈243人。约谈后给予组织处理31人,重大职务调整5人,党政纪轻处分93人,党政纪重处分2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在惩前毖后“治病树”方面:针对不收敛不收手,仍然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依纪依规作出处理。1至6月,全市给予党政纪轻处分492人,占处分总人数的82.6%,增长77.6%;给予党政纪重处分104人,占处分总人数的17.4%,增长65.1%。
在铁腕反腐“拔烂树”方面: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形成“不敢腐”的持续威慑。上半年,全市移送司法机关的严重违纪涉嫌违法党员干部共2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人,占9.1%;乡科级干部5人,占22.7%。
三、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市级层面建立了“日常面上检查﹢节假日重点抽查,传统人工实地检查﹢电子技术监控”的工作模式,采取专项督查、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等形式并借助各类消费记录平台、电子信息平台等开展全方位、多频次的明查暗访,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对公款吃喝“潜入地下”、借考察学习之名公款旅游、私车公养等隐形“四风”问题线索抽丝剥茧、深挖细查,对背后隐藏的违纪问题一查到底,曝光通报,绝不姑息。比如:查处了贵阳九中公款旅游、贵阳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原主任张平公车私用等案件,两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1-6月,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9起,处理168人,其中128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县处级干部8人,占4.76%。党政纪处分率达到76.19%,较往年进一步提高,持续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四、民生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
今年,贵阳市将一事一议财政补贴资金、城乡低保资金、村级财务管理、低收入困难村扶贫项目资金列为专项监察项目,着力查处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行为进行重点查处。比如:查处了乌当区羊昌镇黄连村村支委原委员李庆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违规获利的案件,李庆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对全市100个低收入贫困村扶贫项目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见资料、见物资、见成效的要求进行精准监督,严肃查处漠视群众疾苦、“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比如: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委会原主任黄玉书,将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和救灾资金共计5.756万元占为己有,黄玉书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开阳县龙岗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员汪毅,作为该镇立京村核桃补助款发放的负责人,因工作疏忽大意,落实不力,导致立京村12户农户的核桃补助款未及时全额兑现,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汪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努力提升监督实效。1-6月,全市民生监督工作共发现问题844个,立案605件,党政纪处分431件441人,其中追究主体责任1件1人,移送司法机关18件18人,涉案金额1102.62万元。
五、巡察利剑作用凸显
深化政治巡察,在全市构建市县巡察一体化网络,织密监督网络,补齐基层监督短板,进一步打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市委层面,今年拟开展2轮巡察,共巡察35家单位。上半年,已顺利完成十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工作,6个巡察组对10个部门(单位)和云岩区黔灵镇进行了常规巡察、对6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巡察“回头看”,共发现问题线索113件,督促整改问题391件。
十届市委第二轮巡察已于7月10日启动。区县层面,各区(市、县)已组建了37个巡察组对84个乡(镇、社区)、直属部门(单位)开展了巡察,发现问题线索514条,已立案27件,党政纪处分14人,移送司法3人。
六、自我监督从严从紧
针对去年换届后的新情况,对各区(市、县)纪委的工作逐一开展专题调度,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1-6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3件,立案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
【延伸阅读】
当好“护林员”,集中整治“四风”“地方病”
贵阳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行动
为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名片”,近期,市纪委将组成10个检查组对贵阳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治“四风”“地方病”专项行动,力争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对全市存在的“四风”“地方病”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坚决防止“四风”突出问题反弹回潮。
据悉,专项行动将重点集中整治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执行纪律规矩不严不实、搞变通、打折扣的问题。二、以形式主义落实“主体责任”,存在应付心理,不求实效的问题。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顶风违纪,“四风”问题禁而未绝的问题。四、在“四风”突出问题专项自查自纠中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没有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的问题。五、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不力的问题。
据介绍,市纪委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处,做到“四个一律”:对2016年以来新发生的“四风”问题一律依纪依规从严从重处理;对以往各种专项自查工作中没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没有依纪依规处理的一律进行责任倒查;对本地区本部门重复出现“四风”同一类型问题的一律责任追究;对不支持、不配合此次专项行动的单位,一律通报批评。
市纪委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积极参与和支持此次专项工作,拓展问题线索来源,确保此次行动取得实效。市纪委信访举报电话:87989925。举报邮箱:jfs7989909@163.com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