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将在全国建立二十四处“二十四节气”代表性非遗传承基地,用以保护传承由“二十四节气”衍生的活态文化资源,目前已确定在河南、湖南、浙江、宁夏、贵州等地首批兴建十处,其中一处就在石阡县,所传承与体验的项目便是石阡“说春”。
石阡“说春”是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村民中世代流传下来“劝农行耕”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在万物复苏,将要犁田耕种的时候,春官会行走镇远、施秉、天柱、八拱(三穗)、剑河五县去“说春”,手端春牛,走村串寨,给每家每户唱诵吉祥春词,派送印制的“二十四节气”春贴,劝行农事,不违农时。
去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石阡“说春”正是该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扩展名录之一。(通讯员 葛春培)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