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非遗资源大省变强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2-11 11:13:48  来源:贵州日报  

  春节期间,贵州人辞旧迎新的民俗可谓丰富多彩,在这些承载着本地人日常生活的仪式、活动、物件里,有不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二五”期间,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文化部门认真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工作原则,对我省的非遗采取认定、记录、建档,以及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整体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措施,使我省非遗产工作再上新台阶,夯实非遗资源强省地位。

  “十二五”期末,我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项目名录85项140处、省级项目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1134处,县(市区)级400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57名(已去世5名)、301名;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

  省级财政自2005年起就将非遗保护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而且逐年递增。2014年向财政部、文化部申请到补助经费2910万元。从2014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1000万元,用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国家每年对我省国家级传承人每人发放10000元的补助,省级财政对省级传承人每年发放5000元的补助,各市州地方财政也对市州级传承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并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展示展演活动。各地政府还为传承人提供活动场所。

  2014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7年非遗规划,创全国之先。2015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成为文化部唯一支持的省份。

  “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省认真按照联合国《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文化部的有关要求,更加注重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拟定了《贵州侗族大歌2010年-2015年保护规划》,项目所在地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已建设一批传承和传习基地,实施《侗族大歌振兴行动计划》。

  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专门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了具体的规定。2012年12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为国家级规划。黔东南(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东南(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为省级规划。

  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形成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态势。现已公布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有力地促进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类非遗名录的传承和保护。

  2015年7月,全国第一个综合非遗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建成并长期免费开放。积极组织我省优秀项目到国外、国内等参加展演展示活动。

  “十二五”期间,我省开展侗族大歌、苗族服饰法国巴黎展演,“欢乐春节·醉美多彩贵州——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第三届“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香港),西班牙(马德里)、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系列活动,向外界大力宣传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重非遗的基础性研究和成果出版。形成包括名录图典、项目纵深、田野报告、口述实录、行走阅读、探寻思辨、民间戏本、文献索引在内的《山地文明的典藏》8大系列丛书。先后出版了记录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小传的《传衍文脉》,以及《贵州苗族武术》《雷山苗族医药》《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书籍;在综合研究方面,出版了《贵州民族文化论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间智慧存续——贵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选择

  2015年底,由贵州省文化厅、凯里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在凯里举行,11家发起单位的代表及来自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广西、云南、河北、重庆、河南、内蒙古、新疆、湖南等全国14个省区市、51所高校和45所研究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研讨主题,50余位专家做主旨发言和主题分享,内容涉猎广泛,主题鲜明,涉及有关“非遗”的传承、传播、保护、发掘、开发、运用,以及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建筑、仪式、手工技能、中医药及地方性知识,探讨“生态文化区”及“生态村落”的保护,研究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的定位、开发和市场化,传承人的选拔、培养、管理及相关政策及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生态文化等问题,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生态保护的制度层面问题,深入探讨在申报和展演为主线的非遗传承基础上,如何引入新的机制的创新模式,进行以传承人主体性价值认可和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有效保护。

  全国层面非遗文化保护专家分享非遗保护的全国性视野下的保护和发展思路。联合国非遗官员杜晓凡博士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文化空间和文化景观”。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苑利教授分析了我国文化生态区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大都建成了全开放系统,传统文化很快被外来文化同化。与会专家期望从顶层到民间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提炼,有针对性的选用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等不同的保护措施保护好中华文化和遗产,在借鉴持续传承模式有效保护的同时,也希望管理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结成专业性、非营利性的保护团体,共同促进理论研究和探索,促进非遗产保护地区间的交流,促进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

  现实中的保护传承路径面向文化主体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来被看作是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有的珍贵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在各个层面都在积极探讨,目前主要有哪些探知方向?

  黄龙光(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只有全方位地、动态地激发非遗的传承动力,使其充分地与当代社会语境相适应,在发挥主要原生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转换、催发一系列新的现代社会功能,才能使之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和活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存在三种主要的传承路径,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原生传承、原生地次生传承与离散地衍生传承。

  第一种路径,是原生地文化持有主体内部固有的一种文化实践传统,它在内源、内生方面不仅根深蒂固,而且长期以来自发按既定的社会生产生活节奏实现群体的内部传承。

  第二种路径,是在新的传承语境下,在原生地生成的复杂的传承路径,它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仍在原生地域环境范围内,但在新生的社会生活空间下,文化持有人通过文化展演的方式,不仅实现文化遗产的经济化,也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传递和延续。

  第三种路径,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原生地自然社会环境,也脱离文化所属主体的社会生活,在或远或近的异地语境重置后,所进行的诸如舞台化展演等一系列脱域化传承。

  对于仍未真正具备文化自觉意识的中国广大非遗传承人主体群而言,人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和主体权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何传承、保护与发展实践,都必须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主体。

  自身发展与外部相结合唤醒本土意识

  记者:贵州在政府政策、资源配置、传承人经费支持、传承项目申报、全国首个非遗博览馆建立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在推动民间力量和传承人为保护主体的基础上,贵州积极搭建平台,寻找外出展演机会,融合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传承人以非遗为基础的生计模式发展,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未来,贵州的非遗工作如何打算?

  龙佑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坚持民间主体。充分尊重民众主体地位,唤醒主体意识;依靠民众落实非遗保护发展规划及各项工作;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传承保护;以民办公助形式扶助一批重点民族节日,保全和存续一个地方、多个民族上千年人文理想、民间智慧、民俗风情记忆;支持民间力量对戏楼、鼓楼、花桥、芦笙坪、歌堂、跳场、游方场、对歌场、斗牛场等集会场所进行抢救、保护。

  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大力扶持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如丹寨古法造纸、苗族蜡染、台江银饰刺绣等,以及28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支持茅台酒酿制技艺、益肝草秘方等大规模生产性示范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鼓励优势项目示范基地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营;设立一批保持传统技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争取成功申报3—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50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旅游发展中提升文化品味,拓展文化内涵。在旅游线路、景区,增设非遗原生态文化活态展示区、生态博物馆等,设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的展示、体验区域,开展具有非遗特色的民俗活动和展演活动,传播传统知识和技能。根据景区所在地的非遗主题,配套、完善周边相应基础设施,形成各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区块。

  促进非遗合理利用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民族服饰、民族美食、民族医药、手工制品、纪念品等非遗衍生产品,支持非遗衍生产品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助推形成一批著名品牌;鼓励将贵州非遗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使蜡染、刺绣、织锦、土布、染织等系列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民间事情民间办根植文化传承

  记者:贵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拥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活态性等多种特征,是各族历代先民的审美创造、继承发展的结果,如何在现实生活世界融入传统的节日和艺术,在民众广泛参与的日常性生活中实现非遗的“主体性”传承和保护?

  田阡(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教授):根据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一方面,文化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维持自身平衡,使社会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被再生产的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而是在既定时空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创意领域的“非遗”项目,进入了文化的“再生产”情境。“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更多强调的是其精神维度,即关于人生、生活和理想的整合性目标的保护;而“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物质层面,更多关注的是“非遗”项目中杰出的作品和有代表性的生产技艺。

  无论是精神维度还是物质维度,“非遗”传承人都是生产性保护的关键与核心,他们不仅是“非遗”生产的主体,更是“非遗”文化再生产的根源和创意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非遗”都可以文化创意产业化,也不必全都文化创意产业化,有些“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其“原汁原味”,一旦加以人为的创意,必然会损失其历史传承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记忆;同样,某些文化创意本身就来源于最为朴实的生活,不能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人为的“非遗化”,这反而消弭了其生活的原真性。

  吴平(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以侗年为例,节日回归“民间事情民间办”的传统。我国的传统民族民俗节日活动,一般由民众自发举办、自愿参加、自己管理的群体性民间文化活动,基本都是“民间事情民间办”的传统,政府一般不用管理,这是中华民间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良好的传统需要继承和接受,想让传统节日重焕光彩,必须回归民间,让百姓重拾传统节日的美好信仰。民间活动民间办,突出侗民族在侗年中的文化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侗族民众的侗年文化权利和意愿,增进对侗民族对侗年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肯定侗民族的侗年价值取向,对有益于侗年的民俗活动以及这种积极民俗的民间传承组织,给予政府引导与扶持,调动了侗民族的参与性以及他们的归属感,激发其传承侗年传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国家级传承人罗守全:希望更多年轻人传习手工技艺

  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陇脚村非遗传承人罗守全不善言谈,记者采访他,他的一问一答,极为简短。记者跟着罗守全走访了他距家1公里的造纸作坊。

  罗守全今年72岁,布依族,在村子里生长,很少走出大山。他和祖辈学了手工纸制作技艺,就在村里做纸,成为国家级手工纸传承人。

  前几年,村里遭遇特大洪水,泥石流把造纸作坊和水碾冲坏,作坊和工具都埋在泥沙里。他自己花3万多元,从几公里外的地方运来石头修水碾坊,把设备弄好后,又开始造纸。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没有能力重建造纸坊。这十几年,香纸沟发展旅游业,他和家人一起在村里做农家乐,每年能收入几万元。

  从手工作坊回来,一路上罗守全轻盈地拉草拽树,兴致极高。他跑到对面山上采摘一株用于造纸的植物,向记者展示造纸的原料。路过一处石灰坑,罗守全说那是用来浸泡造纸原料——竹子的,如今很多人已不在这里干活,围着它转动的人已不知去向,石灰坑已经荒废。

  据说,在河的下游,政府投资几百万元在建新点,有几十户人家在那里造纸。罗守全在这寂寥的造纸坊里,不管那些热闹,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造纸。罗守全年事已高,他的精神世界和香纸沟、和寨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这里,他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罗守全将财产、资源分配给子女后,不再掌握家庭财政权力。在生产关系的构成中,罗守全全心全意地掌管着国家级非遗项目核心技艺,成为传承先祖留下的造纸技艺的执行者。

  一些传承人受限于年轻一代对非遗的不屑,因为年轻人不愿意投资维修、改造、增设造纸设备。传承人无法进行造纸生产,子女更倾向于参与到村寨的民族风情旅游接待,或者干脆外出打工。造纸坊,成了偶尔让游客参与的表演场。由于游客参与性不高,制作纸张的难度又大,造纸表演很快就收场。

  向外来拜访者谈造纸技艺,已经成为罗守全的生活内容。一遍遍地讲述,实际上也是老人不断强化对传统技艺认同的过程。如何让老人有更多机会为年轻一代传授技艺,让他掌握的造纸技术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罗家的事情,而是一个“非遗”传承的现实课题。

  2015年贵州非遗大事记

  1月16日,贵州省非遗博览馆建设正式启动。

  3月10日,贵州省2015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侗族大歌”传承保护骨干人才岗前培训班在榕江县举办。

  7月6日至8日,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领域全球二类中心联席会议。外籍专家约28人,规模50人。

  7月24日至26日,全省首届“文博会”暨贵州省非遗博览馆开馆。从7月28日起,长期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维护。

  8月14日至18日,在省非遗博览馆开展了安徽·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流展演。

  9月21日至30日,“2015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多彩贵州文化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举行。

  10月1日至7日,开展“多彩贵州少儿艺术节”,非遗馆20余位传承人到现场;同时举办“贵州农民画展”,7位农民画传承人到现场展示。

  10月,省委、省政府推进《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文化部下拨该项经费965万元,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王小梅 实习生 葛春培)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我省“十三五”确保实现光纤和4G村村通
下一篇:贵州:“互联网+大数据”保障春运高峰出行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